2022淋巴结转移对中晚期子宫颈癌患者预后影响研究(全文).docx
《2022淋巴结转移对中晚期子宫颈癌患者预后影响研究(全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淋巴结转移对中晚期子宫颈癌患者预后影响研究(全文).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2022淋巴结转移对中晚期子宫颈癌患者预后影响研究(全文)同步放化疗是中晚期子宫颈癌(BIVB期)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尽管同步放化疗的应用使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明显提高,但其结果仍不满意。影响中晚期子宫颈癌预后的因素包括:年龄、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淋巴结是否转移、肿瘤分期、鳞癌抗原(SCC-Ag)水平、贫血、放疗方式及剂量、同步化疗周期及剂量。其中,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本文探讨了淋巴结转移对中晚期子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影响。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湖北省肿瘤医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0月住院治疗的中晚期(UBIVB期)子宫颈癌伴盆腔和(或)腹主动脉旁淋巴
2、结转移患者90例。纳入标准:(1)经高年资病理科医师复查确诊为子宫颈癌。(2)由2位副高级或以上职称医师检查确定为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2009子宫颈癌分期IIBIVB期患者,伴盆腔和(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3)足量完成根治性放疗,体外放疗+后装放疗。(4)病例资料记录完整,并取得我院伦理委员会通过(审批号:LLHBCH2022YN-O32)及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有放化疗禁忌证。(2)年龄70岁。(3)合并严重基础疾病。(4)合并其他恶性肿瘤。1.2 阳性淋巴结影像学诊断标准MRLCT诊断标准单个肿大淋巴结短径1cm;淋巴结中心液化坏死且伴有环形强化者;淋巴结成簇出现
3、或相互融合。1.2.2PET-CT诊断标准淋巴结短径5.5mm并且最大标准吸收值(SUVmax)2.05o1.3 定位及靶区勾画原则13.1 调强放疗常规定位和靶区勾画后行7野调强放疗,放疗剂量为45.050.4Gy,1.8Gy次,共2528次,5次/周。13.2 普通放疗前后对穿野,采用6MV-X线照射,盆腔中心剂量45.050.4Gy,1.8Gy次,共2528次,5次/周。13.3 近距离放射治疗所有患者均采用高剂量率192k腔内后装放疗,A点剂量36Gyo1.4 同步增敏化疗方案放疗开始后予顺粕30mgm2同步增敏化疗,每周1次,共56次。1.5 复发判定标准中晚期子宫颈癌伴盆腔和(或)
4、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复发标准:放射治疗后原发子宫颈肿瘤、阴道及子宫旁浸润部位消失,影像学未提示盆腔及腹主动脉旁肿大淋巴结,治疗3个月后出现盆腔复发、远处转移。盆腔复发分为中心性复发(包括子宫颈、阴道或宫体)、宫旁复发(包括盆壁),中心性复发通过直视或阴道镜下行肿瘤(多点)活检确定。宫旁复发和远处转移,通过MRLCT或PET-CT等影像学检查确定。随访及观察指标所有患者均通过门诊或电话随访,随访截止时间为2019年11月30日。主要观察的肿瘤学结局指标为放疗后第3年的总体生存率(overallsurvivalzOS)o1.7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例(
5、)表示,组间比较采用2检验。生存结果分析采用KaPIan-Meier法计算,LOg-rank检验比较其差异。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临床病理学特征FIGO分期、病理学类型、淋巴结转移部位、数目、最大短径、放疗方式均是中晚期子宫颈癌复发和死亡的影响因素(P005).见表1。表1中晚期宫颈PM死亡()年於(岁)0.1400.292Y5O(45例)20(44.4)20(44.4)M(45例)27(60.0)25(55.6)FlGo分期0.l0.lB*!(42M)13(31.0)12(28.6)期US网)32(71.1)31(68.9)N期2(5O.O)淋巴结转移那位0.50.002盆能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淋巴结 转移 中晚期 子宫颈癌 患者 预后 影响 研究 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