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对混凝土抗渗性的影响.docx
《原材料对混凝土抗渗性的影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材料对混凝土抗渗性的影响.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原材料对混凝土抗渗性的影响(一)水泥用量和水胶比近年来水泥产品的细度变细、活性增加,使得水化反应加速、放热加剧、干燥收缩增加有关,最终导致混凝土温度收缩和干缩产生的裂纹增加,微裂纹和宏观裂纹的增加对混凝土的抗渗、耐久性能是不利的。配制抗渗混凝土用的水泥,要求泌水性小、水化热略低,抗渗性,干缩性较小;火山灰水泥水化热也较低、抗渗性好,也具有较强的抗侵蚀、抗腐蚀能力,尤其适合应用在有抗渗要求的地下和水中工程。水泥遇水水化过程中总的体积是减小的,充分水化时水泥体积约减缩7%9%,水泥用量的增加,必然引起体积减缩的增加。水泥浆水化的同时,也会有约6%的水蒸发产生毛细压力而引起混凝土开裂,导致混凝土抗渗
2、性能下降。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能,主要应提高水泥石本身及水泥石与骨料接触面的抗渗性能,为此,应减小因水泥砂浆硬化造成的体积变化。水泥砂浆除满足填充和黏结作用外,还应在石子周围形成一定数量和质量良好的包裹层。包裹层一方面阻止水在水泥石内部的渗透,另一方面与石子和砂子牢固黏结,阻止水沿水泥石骨料接触面渗透。因此,要达到满意的抗渗性能,水泥用量也不能过少,过低的水泥用量容易造成水化浆体量不足无法充分包裹粗细骨料,骨料与浆体间粘结强度下降,界面过渡区的性能也会更差,无法保证混凝土的抗渗性能。但是,如果水泥用量过多,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太大,石子下沉不均匀,导致硬化后的混凝土匀质性差、收缩大,从而导致混凝
3、土的抗渗性降低。水胶比对混凝土抗渗性具有重要的影响,水泥水化所需要的用水量仅占水泥用量的23%左右,为了满足混凝土工作性的需要,用水量往往高于水泥水化所需的用水量。高出水泥水化的这部分水蒸发后形成毛细孔隙,降低混凝土的抗渗性能。一般来说,随着水胶比的增加,混凝土抗渗能力下降,尤其是当水胶比超过0.55时,混凝土抵抗渗透的能力会显著下降,而水胶比低于0.38时,成熟的硬化水泥浆体的渗透系数甚至比花岗岩。水胶比从0.4变到0.7渗透系数至少会增加百倍,而水胶比从0.65至I0.55,渗透系数则可以降低一半以上,这说明要使混凝土结构本身具备良好的抗渗性能,除了进行相关改善措施外,降低配比设计中的水胶
4、比十分重要。(二)粗细骨料把砂石骨料组成不同粒径的混合体,一般认为砂石空隙率愈小,则配制的混凝土密度愈大,混凝土的抗渗能力也愈好,因此,把骨料的孔隙作为影响混凝土抗渗能力的唯一重要因素。要获得抗渗性能良好的混凝土,就必须提高混凝土中骨料的密度以减小骨料的空隙,用最大量的固体颗粒挤满混凝土拌和物中的空隙,获得抗渗性能良好的混凝土。实践证明,容重大、空隙小、级配良好的骨料配制的混凝土抗渗性能不一定好。相反,骨料空隙大、容重小的混凝土抗渗性能更好,即砂石级配的优劣对混凝土抗渗性能影响不大。不论是连续级配还是间断级配,所得到的密实度很高的混凝土只能使砂石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减少水沿骨料之间空隙渗透的可能性
5、,增加了有效阻水截面。但混凝土透水的主要原因是水泥石本身的毛细孔隙和水泥石骨料接触面产生了裂缝,因此不论混凝土骨料级配好或坏、骨料空隙和容重大或小、骨料本身抗渗能力强或弱,只要水泥石本身以及水泥石骨料接触面的孔隙透水,混凝土的抗渗性能仍会很差。相反,如混凝土中的水泥石与骨料接触面防水性能很好,水泥石骨料之间黏结牢固,阻水性能良好,混凝土的抗渗性能也会很好。因此,要使混凝土有良好的抗渗性能,主要应控制混凝土中砂浆的数量和质量,控制混凝土结构的形成,改善混凝土结构的内部构造。选择粗骨料时,最大粒径要合理,一般情况下粗骨料粒径以531.5mm为宜,含泥量不大于1%,要求组织细密、颗粒整齐、质地坚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原材料 混凝土 抗渗性 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