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生产用水量失控原因分析.docx
《混凝土生产用水量失控原因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生产用水量失控原因分析.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混凝土生产用水量失控原因分析(1)水泥水泥是重要的混凝土原材料,其标准稠度用水量的大小对混凝土用水量具有一定影响。一般来说,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增加,其配制的混凝土在配合比相同时,拌合物的坍落度将变小,根据经验标准稠度用水量增加1%,混凝土用水量要增加35kg/m3。水泥的细度、入库温度等因素都会影响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水泥细度增加,比表面积增加,其标准稠度用水量也增加。水泥的温度越高,水化速度快,也会造成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增加。在混凝土生产实践中应加强水泥经常检测的频率,当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与配合比设计时所用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相差较大时,应注意调整配合比,不能单纯依靠提高用水量来满足工作性,造
2、成用水量偏高,使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能降低。(2)矿物掺合料矿物掺合料已经成为混凝土中不可缺少的组分,其需水量(流动性)的变化必然引起混凝土用水量的变化。随着粉煤灰需水量比的增加,混凝土拌合物要达到相同的坍落度,拌和用水量也会相应增加。实践证明,粉煤灰含碳量较高(烧失量较大),混凝土用水量增加。例如,使用口级粉煤灰进行配合比设计,而在生产中由于粉煤灰供应紧张,级粉煤灰中混入In级粉煤灰,或者其他需水量较高的成分,造成粉煤灰需水量比增加,进而引起混凝土用水量增加。粉煤灰质量由II级降为准II级、m级和低于m级时,为了达到要求的坍落度,在搅拌楼上就得分别增加约10、15、30kgm3的用水量,从而导
3、致混凝土强度的降低。在生产过程中,要加强矿物掺合料的取样试验,发现矿物掺合料需水量比(或者流动性比)明显超出设计配合比所用原材料时,应采用增加外加剂用量来控制用水量,防止用水量超出设计配合比用水量过多。(3)细骨料细骨料中含粉量或者含泥量增加必然对用水量或者外加剂的吸附量增加,造成混凝土拌合物中游离水或外加剂有效成分不足。例如,混凝土拌合物中细骨料用量为800kg/m3,含泥量或石粉含量变化1%,将变化8kgm3若含泥量或粉量增加5%左右,将引起混凝土中粉量增加40kgm3,必然吸附一定量的外加剂(泥粉对外加剂的吸附量是水泥的数倍或者数十倍),往往造成用水量增加1020kgm3o细骨料品种的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混凝土 生产 用水量 失控 原因 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