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与2型糖尿病.ppt
《肥胖与2型糖尿病.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肥胖与2型糖尿病.ppt(2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肥胖与肥胖与2型糖尿病型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血糖失控高出正常水平所造成的全身性进行性疾病,并发症多且严重。我国虽数世界上糖尿病低患病率国家,但糖尿病例数已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与美国。据初步统计,在世界范围内成人糖尿病1995年约为4%,以人口改变为基数估计2025年将上升到5.4%届时我国糖尿病患病者约为3800万1,其中2型糖尿病患者占95%左右2。2004年,IDF提出的主题是“糖尿病与肥胖”,这标志着糖尿病防治的观念,策略及措施进一步向病因防治的深度发展3。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加速和人民物质生活的改善,超重/肥胖率急剧增加伴随而来的是糖尿病患病率的升高。因此提高对肥胖在糖尿病,特别是2
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关系的认识,对于防治糖尿病极为重要。据报道引起糖尿病高发的主要原因是超重/肥胖队伍不断扩大,肥胖与2型糖尿病发病率呈正相关,肥胖程度越严重,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越高。中度肥胖者糖尿病的发病率高于同年龄正常体重的4倍,而高度肥胖者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为正常体重的21倍。而且2型糖尿病患者90%呈肥胖状态4。肥胖者发展为糖尿病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尚未证实。目前多数观点认为是由于体脂堆积引起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肌肉及其他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降低,容易发生糖耐量低减,进一步发展为糖尿病。研究资料表明,肥胖患者中糖尿病患病率4倍于非肥胖者。认为肥胖降低了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体重超过理想体重
3、30%40%时,使胰岛素敏感性降低50%。具有2型糖尿病遗传易感性的个体中,肥胖有“揭示”2型糖尿病,即促使2型糖尿病显现的作用。而且,肥胖型糖尿病患者某些临床特征及流行病调查结果均支持这一观点。一一 肥胖与糖尿病发病的关系研究肥胖与糖尿病发病的关系研究 1.1与体脂含量的关系与体脂含量的关系 1.2 与体脂分布的关系与体脂分布的关系 1.1与体脂含量的关系与体脂含量的关系 肥胖是指体内脂肪组织过多或超过标准体重的20%,而体重指数(BMI)25为超重和(或)肥胖。许多流行病学的研究均证明,肥胖、超重造成体脂增多与糖尿病发病关系密切。采用问卷和体检的方法对天津市21987名成年男性及24221
4、名成年女性的BMI及糖尿病患病率的调查发现,男性BMI25者,糖尿病患病率为10.53%,而25者患病率为22.33%;女性BMI25者,糖尿病患病率为12.14%,而BMI25者,患病率为28.62%5。这说明肥胖使糖尿病患病率增加。1995年北京市从20682人中筛查出25岁1657人群进行标准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及糖尿病并发症调查。结果表明,BMI25的超重或肥胖者,糖尿病、糖耐量低减的患病率均显著高于BMI25者。BMI25的糖尿病患者高血压、脑卒中患病率亦高于BMI25的糖尿病患者6,说明肥胖是糖尿病、糖耐量低减及其高血压病、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表明7,发胖史、开始发胖年龄
5、、发胖程度、既往最大体重、既往最大BMI均与NIDDM患病有关。开始发胖年龄越早,发胖程度越大,患NIDDM的危险性越大,呈剂量-反应关系,似然比卡方值分别为57.91(P0.01)和69.60(P0.01)。进一步将既往最大BMI分层,以BMI25kg/m2为参照组,结果说明既往最大BMI增加,患2型糖尿病危险性增大。许多类似报道都说明BMI与糖尿病发病率呈正相关,这与临床观察一致。1.2 与体脂分布的关系与体脂分布的关系 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糖尿病发病不仅与体脂含量的多少,且与体脂的分布密切相关。体脂分布异常(尤其腹型肥胖)被认为与糖尿病患病率正相关。腰臀围比值的高低是衡量腹型肥胖与否的重
6、要指标。深圳市对8200名居民的BMI及腰臀围比的调查,结果BMI25的人群中糖尿病患病率和糖耐量低减患病率明显高于BMI25的人群,而且随腰围、臀围及两者之比的升高,糖尿病患病率与糖耐量低减的患病率升高;腰臀围比1和1人群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1 5,1 2.5。随腰围的增加两率增加更加明显,腰围平均每增加1cm糖尿病患病率增加0.5%,糖耐量低减患病率增加1.0%8。Levitt9发现,2型糖尿病人群归因危险度53%归因于上半身肥胖。据资料报道研究发现腰臀比与2型糖尿病发病有关,OR值为21.996,经多因素调整后作用仍然存在10。这一结果与国内外报道一致11。另有人对199例女性2型糖尿病患
7、者进行1:2匹对病例对照 研究,结果显示:肥胖(腰臀比值和BMI)及糖尿病家族史是女性糖尿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其中反映向心性肥胖的腰臀比值较单纯的体重指数更能反映糖尿病的危险性12。近年来一项国外研究也认为男性腹型(内脏脂肪堆积)肥胖与空腹血糖、甘油三酯、胰岛素、较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关系密切13。有的学者认为,患腹型肥胖的体质在母体子宫内和儿童期就已被预先决定了,出生时的低体重以及出生后的体重迅速增加,可以显著增加胰岛素抵抗的危险。已有证据表明,印度人和中国人是腹型肥胖的易感人群,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印度和中国会出现糖尿病、高血压和心血管病的流行的某些原因所在。二肥胖与二肥胖与2型糖尿病共
8、同的发病机制型糖尿病共同的发病机制 肥胖与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目前其共同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涉及环境、遗传学和病理生理改变等诸多方面的因素。研究与假说众多,其中节俭基因假说因能合理解释很多现象,因而受到一定的关注。节俭基因假说是1962年由Neel提出与创立,1982年重新修正。假说认为节俭基因是由于人类历史上反复饥荒而形成的基因群,基因的表达型为,此类基因能有效地将能量集中,在充分进食的条件下易引起肥胖,长时间高胰岛素分泌及胰岛素抵抗最终损害胰岛细胞功能,导致2型糖尿病。人类进化的复杂过程决定节俭基因很可能是不同多基因组合,而产生类似的代谢作用。3-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被认为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肥胖 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