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资料.docx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资料.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资料一、几类常见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1、透支、欠费、冻结类:骗子假冒电信、银行、公安、法院、检查院、纪委等部门用短信提醒、语音电话或人工服务等方式联系当事人告知其电话欠费、信用卡透支或被冻结等情况。当事人回拨电话询问时,对方假冒上述单位工作人员、办案人员等身份以当事人身份证被盗用、银行卡需升级保护、银行卡被用于犯罪活动、侦查办案需要等各种理由诱骗当事人说出银行卡账号和密码或指导当事人直接在ATM机上操作将存款转入指定安全账户:2、补贴类诈骗:骗子假冒政府机关工作人员,通报电话、短信等方式联系当事人告知其家庭在“有新生儿、幼儿教育基金、助学基金等方面有政府补贴,骗取当事人信任,
2、以领取补贴为由指导当事人在自动取款机上操作,实际是将银行卡内存款转入骗子账户。3、退税类诈骗:骗子冒充有关机关工作人员打电话或发短信给当事人告知其“购买的房产、汽车、农用车、设备机械等商品可以退税或领取补贴,要求当事人先交纳一笔“手续费随后又授意当事人在银行自动取款机上通过转账方式交纳费用、领取退税利用当事人不熟悉银行自动取款、转账业务的弱点骗走银行卡上全部或部分资金。4、中奖类诈骗:骗子用手机群发短信或在网络上发布当事人手机号码、QQ号、身份证号、某综艺节目抽奖等方式告知当事人中奖以交纳所得税、手续费等为名要求当事人先将相关费用汇入指定的银行账户,实施诈骗。5、贷款类诈骗:骗子利用短信、网络
3、信息方式,以“提供无担保、低息贷款为诱饵发布虚假信息,并留下联系电话。当事人一旦回复电话,对方则声称贷款需先交部分利息,当事人汇入其指定账户以后,对方又陆续要求先交纳“还款保证金:个人安全费:车辆安全费等费用步步下套,骗取钱财。6、购物类诈骗:骗子利用当事人在网上购物等信息,假冒客服人员、支付宝或银证工作人员、司法部门办案人员等身份,以退还购物、账户被冻结、购物包裹内有违禁品等理由,联系当事人要求支付退货保证金、转移存款、提供相关密码或办理其他银行卡业务等,诱导当事人上当受骗。7、网上钱类诈骗:骗子利用互联网站、网页、移动浮窗等位置发布网上赚钱广告和信息诱骗当事人以兼职做任务、给网店刷信誉返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防范 电信 网络 诈骗 宣传 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