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音乐教学论》课程思政融入点与实现方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音乐教学论》课程思政融入点与实现方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中学音乐教学论课程思政融入点与实现方式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04S1106C课程名称:中学音乐教学论课程类别:教师教育课程(必修)适用专业:音乐学二、课程的性质、目标与任务1.课程性质中学音乐教学论是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专业(本科)学生的教师教育必修课程,是研究中学音乐教育全过程的一门学科。本课程紧扣立德有为、以人为本,从学生的实际学习体验出发,以提高学生将来的实际工作能力为根本目的和主线来组织教学,力求在音乐教育的基础知识与最新的研究成果,在音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搭起一座桥梁。2.课程Ii标本课程依据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合格音乐教师所应具备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强调音乐教师所应具备
2、的音乐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理论与教育技术理论。目标1:准确定义、描述音乐教育的目标与任务、音乐教育的性质与特征、音乐教育的功能与意义等核心知识;了解中学音乐教育教学发展动态,能够适时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反思、分辨能力和教学研究创新意识。目标2:分析、比较国内外各类音乐教学方法,综合运用音乐教学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根据中学音乐教材进行基本的教学设计,能根据中学生学情与特定教学目标,选择相适应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技术因材施教;目标3:确立正确的政治信仰、具备坚定的社会主义政治觉悟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热爱音乐教育事业,认同中学音乐教师职业的价值,具备健康高尚的教师职业道
3、德修养。三、课程教学思政要求本课程在第四学期进行,共16周,每周2学时,计32学时,2个学分,根据课程特点和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努力加大育人力度、积极创新育人手段,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发现、解决实际问题,实现知识和行动的有机统一;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线,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形成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协同推进、同心同向的育人格局,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育人成效,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促进学生政治修养和知识能力的全面发展。四、课程教学内容与思政融入第一章绪论【教学目标与要求】1.教学目标:理解学校音乐教育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对青少年学
4、生进行审美教育、个性发展和人格塑造的重要影响,明确中学音乐教学论的学科性质和教育目的;了解中学音乐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基本教学内容,掌握音乐课程的基本特征,充分理解音乐课程的教育功能;认同中学音乐教师职业的价值,培养健康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修养。2.教学要求:通过讲解与提问、讨论的方法,使学生了解音乐课程的性质;掌握音乐课程的基本特征;明确音乐课程的目标是什么;充分理解音乐课程的功能。【思政内容要求】热爱音乐教育,认同中学音乐教师职业的价值,培养健康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学内容】本章节主要从音乐课程性质、理念、目标、任务、内容等方面探讨音乐课程是什么和学什么的问题,并进一步探讨音乐课程具备的
5、特征,以及音乐课程的特殊功能与价值。第二章中外音乐教育回顾与展望【教学目标与要求】1.教学目标:用科学的观点正确看待中西方音乐教育史的发展,了解中西方音乐教育史的发展脉络,了解20世纪中国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掌握音乐教育发展规律,明确新课程标准要求;了解国内外中学音乐教育教学发展动态,能够适时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以及深厚的人文底蕴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2.教学要求:讲解多元音乐文化与音乐教育的多元性;分析西方音乐教育思想对中国音乐教育发展的启示;引导学生掌握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概念和具体要求。【思政内容要求】了解国内外中学音乐教育教学发展动态,能够适时更新教育教
6、学理念: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以及深厚的人文底蕴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教学内容】本章简要回顾20世纪以前中西方音乐教育史的脉络,以及20世纪中国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讲述中国普通学校音乐教育所经历的从被动到主动移植、借鉴到初创,到整合探索、改革的曲折道路,并对我国新世纪音乐教育改革进行展望。第三章音乐教育心理【教学目标与要求】1.教学目标:明确中小学各阶段教育对象的音乐心理特征,了解音乐心理能力的构成与培养过程;关注中学生身心发展,理解有效沟通在中央音乐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教育观。2.教学要求: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基本掌握不同年龄阶段学生音乐学习心理,引导学生综合运用
7、音乐学习心理与教学心理。【思政内容要求】关注中学生身心发展,理解有效沟通在中学音乐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尊师爱生,身心健康。【教学内容】本章从音乐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心理现象对人的音乐能力发展的影响以及音乐能力的测评等方面进行学习,使学生通过对本章的学习,能够掌握音乐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并且能够运用音乐心理学的基本原理进行音乐学习和音乐教学。第四章音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与要求】1.教学目标:通过讲解、讨论和课例分析,了解音乐课程教学设计的原则,掌握课程设计的基本流程,能够进行基础的完整的课堂教学设计;能够根据中学生学情制定教学目标,发挥音乐课程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IJf效的思政品
8、德教育。2.教学要求:运用讲分析、提问、讨论、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教学目标与教学策略的辩证关系并能够进行完整的课堂教学设计。【思政内容要求】能够根据中学生学情制定教学目标,发挥音乐课程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政品德教育,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教学内容】音乐教学过程设计是音乐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音乐课程教学的基本环节。音乐课程教学设计是在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基础上,根据音乐课程教学内容和学生的音乐心理特征,在音乐教学策略的影响下形成教学环节、教学活动和教学环境的设计,为进入教学做好准备。第五章音乐教学方法【教学目标与要求】1教学目标:了解音乐课程常用的基本教学方
9、法;能全面考虑教与学的基本因素,合理选择、综合运用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设计;具有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掌握沟通合作技能,具有小组互助和合作学习体验。2.教学要求:能够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将前后内容结合起来,运用提问讨论的形式把基本音乐教学方法有机组合,并通过小组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学会合理运用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思政内容要求】具有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掌握沟通合作技能,具有小组互助和合作学习体验。【教学内容】本章从音乐教学方法的概述、音乐教学基本方法、音乐教学方法的选择与有机组合、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及一些教学案例等方面来讲述怎样使音乐教学效率最大化的问题。第六章国外
10、音乐教学方法简介【教学目标与要求】1.教学目标:了解国际上著名的音乐教育体系,开阔音乐教育视野,把握现代音乐教育研究的动向,掌握各教学法的授课要点,综合比较、精心研究,吸收特色,借鉴发展;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习惯,提高创新能力。2.教学要求:教学手段灵活,多运用实践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几种外国音乐教育体系的思想核心与主要教学方法。【思政内容要求】精心研究,吸收特色,借鉴发展;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习惯,提高创新能力。【教学内容】本章对目前国际影响力较大的一些音乐教学法的基本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进行简单介绍和课堂演练,希望学生能够结合本国、本民族、本地的特点进行音乐教育的探索和创新。第七章音
11、乐教学评价【教学目标与要求】1.教学目标:了解和掌握新课程理念下音乐教学评价的特点;能够结合教育实例综合设计运用教学评价理论;具备一定的反思、分辨能力和创新意识,并能运用于中学音乐教育教学中,具有初步分析和解决音乐教学问题的能力。2.教学要求:将评价方法与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融会贯通,使学生从多角度认识音乐教学评价的重要性,并能够正确实施教学评价。【思政内容要求】具备一定的反思、分辨能力和创新意识,并能运用于中学音乐教育教学中,具有初步分析和解决音乐教学问题的能力。【教学内容】在音乐教学中,教学评价理论为科学的评价音乐教学质量提供了标准,对促进教学质量和提高教学效率都具有重大作用。通过本章的学习
12、,将使学习者获得有关现代音乐教学评价的理念、原则、特点及方法等,并能够进行一般的评价操作与研究。第八章音乐教师的职业素养【教学目标与要求】1.教学目标:了解音乐教师基本素养对教学工作的影响和意义;明确音乐教师的知识结构和音乐能力之间的关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立志成为四有”好老师。2.教学要求:多种教学模式结合,避免说教式教学,从根本上确立学生的音乐教师认同感,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思政内容要求】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立志成为“四有好老师。【教学内容】本章从音乐教师的职业品质、专业知识与能力、教育素养与教学能力等方面展开教学,从而提出一名音乐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五、教学策略
13、与方法建议本课程采用集体讲授与课堂讨论、见习观摩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重视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以生动的课例设计、范例操作等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音乐教学实践能力与创造能力,让学生以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实践的观点进行学习和研究。1.打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打造以学生为主体、以体验为中心、以小组活动为载体的课堂模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构建起体验一一参与一一合作一一创造的课堂模式,让学生喜欢上课堂学习,并通过积极参加各种小组活动,提升思维兴趣,提高创造能力,让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科学思维,使学生拥有正确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2.建立和谐互助的师生关系师生共同玩转课堂是课堂教学的美好追求,构建提问讨论课堂,引导、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通过各级问题的解决,引导学生了解在掌握各种教学理论基础的同时,重视价值引导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引导学生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把辩证唯物主义贯穿渗透到课程教学中。作为教师,通过提问讨论教学法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中教书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