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管理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图书管理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docx(13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图书管理会就需求规格说明书1.引言1.1编写目的编写本报告的目的是明确本系统的详细需求,供使用单位确认系统的功能和性能,并作为软件设计人员的设计依据和使用单位的验收标准。1.2工程背景A开发软件名称:图书管理系统。A工程开发者:信息学院计算机科学系“图书管理系统开发小组:刘江涛(组长),刘文鹏,于航,孙仁杰,王晓龙,王铭A用户单位:信息学院13参考资料:i.钱乐秋等,软件工程,青还大学出版社;h.张害藩,软件工程导论(第四版),清华大学出版社;iii.王珊等,数据库原理及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iv.赵池龙等,软件工程实践教程,电子工业出版社。2任务概述2.1目标本系统通过强大的计算机技术给图书
2、管理人员和读者借、还书带来便利。本系统除了图书馆内管理的一般功能还外,还包括网上在线查询图书信息、查询本人的借阅情况和续借等功能。目标还包括:令减少人力与管理费用;令提高信息准确度;令改良管理和效劳;令建立高效的信息传输和效劳平台,提高信息处理速度和利用率;令系统设计优良,界面设计精美、友好、快捷,人性化设计,后台管理功能强大、效率高;令更简便、信息化程度更高的图书管理流程;2.2用户的特点令本软件的最终用户是面向管理员图书管理员和其它管理人员)、读者(老师和同学等),他们都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根底,可以比拟熟练操作计算机。管理员和读者都是经常性用户。令系统维护人员为计算机专业人员,熟悉数据库
3、、操作系统、网络维护工作。维护人员为间隔性用户。3.需求规定在图书管理系统中,管理员要为每个读者建立借阅账户,并给读者发放不同类别的借阅卡借阅卡可提供卡号、读者姓名),账户内存储读者的个人信息和借阅记录信息。持有借阅卡的读者可以通过管理员作为读者的代理人与系统交互)借阅、归还图书,不同类别的读者可借阅图书的范围、数量和期限不同,可通过互联网或图书馆内查询终端查询图书信息和个人借阅情况,以及续借图书系统审核符合续借条件)。借阅图书时,先输入读者的借阅卡号,系统验证借阅卡的有效性和读者是否可继续借阅图书,无效那么提示其原因,有效那么显示读者的根本信息(包括照片),供管理员人工核对。然后输入要借阅的
4、书号,系统查阅图书信息数据库,显示图书的根本信息,供管理员人工核对。最后提交借阅请求,假设被系统接受那么存储借阅纪录,并修改可借阅图书的数量。归还图书时,输入读者借阅卡号和图书号(或丧失标记号),系统验证是否有此借阅纪录以及是否超期借阅,无那么提示,有那么显示读者和图书的根本信息供管理员人工审核。如果有超期借阅或丧失情况,先转入过期罚款或图书丧失处理。然后提交还书请求,系统接受后删除借阅纪录,并登记并修改可借阅图书的数量。图书管理员定期或不定期对图书信息进行入库、修改、删除等图书信息管理以及注销(不外借),包括图书类别和出版社管理。为系统维护人员提供权限管理、数据备份等通用功能。3.1数据流图
5、(系统维护为通用功能,这里不做具体分析)0顶层图今O层图1层图(2书籍管理)今1层图(3读者管理)1层图(4借阅管理)令数据流图加工处理功能简单描述(1)书籍管理A书籍类别管理:增、删除、改等管理。书籍信息管理:新书入库,图书购入后由图书管理人员将书籍编码并将其具体信息录入书籍信息表。书籍信息修改,书籍信息由于工作人员的疏忽而出现错误时,可修改其信息。管理员按不同方式查询、统计,读者按不同方式查询。出版社信息管理:增、删除、改等管理。图书注销:某一局部图书会随着时间的增长及知识的更新而变得不再有使用的价值,或者图书被损坏,这些图书就要在图书籍信息表中的除去。即从书籍信息表中删去此书籍记录。读者
6、管理A读者类别信息管理:增、删除、改等管理。A读者信息管理:办理、挂失、暂停借、注销阅卡,录入、修改、删除读者信息。(4)借阅管理A续借管理:提供读者在符合规定的情况下网上续借。A还书管理:根据借阅卡编号、图书ID等,在借阅信息表中找到相应的记录,将借书记录删除,更新该记录的相应数据(图书信息表)。根据违反规定情况计算和登记罚款记录。A借书管理:根据借阅卡编号和图书编号,进行借书登记。在借阅信息表中插入一条借书记录,该记录包括读者ID、图书ID、借出日期、借阅编号、操作员等信息,更新该记录的相应数据(图书信息表)。把超期图书以列表的形式显示出来,并以电子邮件或打印成书面通知读者。提供读者网上查
7、询自己的借阅情况(包括超期提示)3.2数据描述通过对图书管理系统需求及其数据流图的分析,可以得出该系统涉及读者、书籍、借阅和还书信息表等数据实体。(1)E-R图(2)数据实体结构描述功能名称:图书信息表存储位置:图书信息存储组织:一本图书一条记录主键:图书编号数据元素数据采集方式说明图书编号人工采集主键,必须输入图书名称人工采集必须输入图书类别编号人工采集必须输入书架位置人工采集ISBN人工采集作者人工采集译者人工采集单价人工采集出版社编号人工采集出版时间人工采集总数量人工采集入库日期自动采集入库操作员自动采集现存量自动采集借阅次数自动采集是否注销人工采集内容简介人工采集备注人工采集相关提供数
8、据主要功能模块:书籍管理、借阅管理、注销管理数据输出接受主要功能模块:书籍管理、借阅管理、注销管理修改记录:功能名称:读者信息表存储位置:读者信息存储组织:一个读者一条记录主键:读者编号数据元素数据采集方式说明读者编号(借书证号码和用户名与此同)人工采集主键,必须输入读者姓名人工采集必须输入读者类别编口人工采集必须输入读者性别人工采集出生日期人工采集读者状态人工采集办证日期自动采集已借图书数量自动采集证件名称人工采集证件号码人工采集读者单位人工采集人工采集联系人工采集EMAIL人工采集用户密码人工采集办证操作员自动采集备注人工采集相关提供数据主要功能模块:读者管理、借阅管理数据输出接受主要功能
9、模块:读者管理、借阅管理修改记录:功能名称:借阅信息表存储位置:借阅信息存储组织:一本借阅一条记录主键:图书编号数据元素数据采集方式说明图书编号人工采集主键,必须输入图书名称自动采集读者编号人工采集主键,必须输入读者姓名自动采集图书价格自动采集借阅日期自动采集应还日期自动采集续借次数自动采集借阅操作员自动采集相关提供数据主要功能模块:借阅管理、续借管理数据输出接受主要功能模块:借阅管理、续借管理修改记录:功能名称:图书类别表存储位置:图书类别存储组织:一类图书一条记录主键:图书类别编号数据元素数据采集方式说明图书类别编口一人工采集主键,必须输入图书类别名称人工采集必须输入备注人工采集相关提供数
10、据主要功能模块:书籍类别管理数据输出接受主要功能模块:书籍类别管理、书籍管理修改记录:功能名称:出版社信息表存储位置:出版社信息存储组织:一个出版社一条记录主键:出版社编号数据兀素数据米集方式说明出版社编号人工采集主键,必须输入出版社名称人工采集必须输入出版社地址人工采集邮政编码人工采集联系人人工采集联系人工采集EMAIL人工采集备注人工采集相关提供数据主要功能模块:出版社管理数据输出接受主要功能模块:出版社管理、书籍管理修改记录:功能名称:读者类别表存储位置:读者类别存储组织:一类读者一条记录主键:读者类别编号数据元素数据采集方式说明读者类别编号人工采集主键,必须输入读者类别名称工人采集必宿
11、输入可借书数量人工采集可借书天数人工采集可续借次数人工采集逾期缓冲天数人工采集逾期每天罚款金额人工采集丧失罚款倍数人工采集相关提供数据主要功能模块:读者类别管理数据输出接受主要功能模块:读者管理、读者类别管理修改记录:功能名称:图书注销信息表存储位置:图书注销信息存储组织:一本用户一条记录主键:图书编号数据元素数据采集方式说明图书编号人工采集主键,必须输入注销数量人工采集必须输入注销日期人工采集注销操作员自动采集相关提供数据主要功能模块:注销管理数据输出接受主要功能模块:注销管理、书籍管理修改记录:3.3性能需求由于此开发工程针对图书馆,使用频度较高,使用性要求比拟高。为防止对信息资料和管理程
12、序的恶意破坏,要求有较为可靠的平安性能。总之,要求稳定、平安、便捷,易于管理和操作。令查询速度:不超过10秒;令其它所有交互功能反响速度:不超过3秒;令可靠性:平均故障间隔时间不低于200小时。3.4其他需求能快速恢复系统和故障处理,方便系统升级和扩充,故障恢复时间不超过5小时。4.运行环境规定4.1硬件环境令效劳器(1)处理器(CPU):Pentium900M(推荐PentiUin41.2G)(2)内存容量(RAM:至少256M(推荐512M)令客户端(1)处理器(CPU):Pentium133M或更高(2)内存容量(RAM:64M或更高4.2软件环境令数据库效劳器端(1)操作系统:Micr
13、osoftWindows2000(2)数据库管理系统:Oracle,配置TCP/1P协议令Web效劳器端(1)操作系统:MicrosoftWindows2000(2)Internet信息效劳(IIS)6.0管理器(3)VisualStudio.NET2003,配置TCP/IP协议令客户端(1)操作系统:Windows98/2000/2003/XP(2)Web浏览器:InternetExplorer5.0以上或Netscape4.0以上,配置TCP/IP协议4.3接口令硬件接口考虑到大量数据的备份等要求,需要保持与磁带机和光盘刻录机的接口,这较易实现。令软件接口这里,主要考虑软件与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接口,以及局域网和互联网软件之间的数据交换。考虑到文档处理时有可能需要较常用的办公软件。例如MiCrOSoft的OffiCe系列,所以应尽量实现它们之间的数据格式的自动转换。4.4控制由于本系统采用目前的主流技术,对程序的运行和控制都没有特殊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