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x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一、项目建设团队:项目负责人:自主填写项目组成员:自主填写二、建设背景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年产值为世界第一,其中手机、计算机、彩电等主要产品出货量均为全球第一。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基地,2015年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产业收入总规模达到15.5万亿元,其中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约IL2万亿元,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业务收入约4.3万亿元。同时,中国企业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兴领域也异常活跃,电子信息产业格局深刻变革,目前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结构己从单一制造业转为制造业与软件服务相结合,从集中于产业链下游转变为产业链上下游相结合的模
2、式。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一带一路,信息先行己是业界的共识,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必须改变传统的劳动集约型和技术集约型综合发展模式,走生态可持续发展和集群融合化发展道路。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我国将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促进制造业朝高端、智能、绿色、服务方向发展,培育制造业竞争新优势。2015年5月以来,国家层面先后发布中国制造2025、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等多个文件,构成制造强国战略政策体系,对制造强国战略做出全面安排和部署。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十三五信息化发展规划的通知里面也对电子信息产业提出
3、了规划,要打造支撑“丝绸之路经济带信息传输和信息服务输出的黄金通道,打造基于互联网的协同化制造产业链,发展制造服务业,推进信息技术应用和产业化发展,驱动各行业创新发展,依托智慧甘肃”建设的全面开展,推行智能化社会服务,积极落实甘肃省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实施方案,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先进信息技术为依托,推动我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引导和推动全省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格局,实现跨越发展的新模式,打造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武威市政府也在中国制造2025武威市实施方案围绕构建新型产业体系,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结合我市产业基础,围绕重点产业和重点方向,精细作业、精准发力、力求实效。装
4、备制造、新材料、信息技术、食品制造、生物技术与医疗器材、节能环保、医用重离子加速器装备、通航飞机、高端装备制造。面向智能制造,专业岗位需求的知识能力结构产生了新的要求。2015年我院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近年来,我院通过创新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持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构建了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校企合作模式,形成了电子信息技术专业“校企联合,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等各具内涵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了学生综合素质。三、建设基础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是我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5个重点建设专业之一。我院电子类专业始建于20
5、05年,现有在校生388人,年计划招生150人。经过多年的专业建设和改革,具备了充实的发展基础。1.结构合理,师资雄厚的教学团队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现有专任教师18人,聘请行业专家及兼职教师9人。其中:专业带头人2人、骨干教师8人,双师素质教师14人。中高级职称教师16人,占专任教师88%:硕士及在读硕士14人。15名教师获得维修电工职业资格证书(高级),8名教师获得国家级电工考评员资格证书。近3年来,1名教师赴德国进行3个月的专业学习,2名教师赴美国进行3周的职业教育培训与交流,3名教师赴香港进行职业教育交流,38人次教师赴国内示范、骨干高职院校进行1周以上的培训学习,所有专任教师都有1月以上的
6、企业实践经历。1名教师获评甘肃省青年教师成才奖。2.覆盖全专业,规模宏大的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校内实验实训室、生产型实训基地占地面积达到2800平方米以上。现已建成2个电工电子实验室、1个单片机实验室、1个传感器实验室、1个电视机原理与维修实验室;建成1个电工电子实训室、1个微机装配与维修实训室、1个家电维修实训室;建成1个CAD/CAM实训室,1的嵌入式开发实训室,1个新员工实训室,1个综合布线实训室;建成1个国家电工职业资格认证中心;引进了电子产品装配线一条,建成1个生产型实训基地;联合中锐教育集团成立了MlDP移动互联网学院。近年来,己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并达成校企合作协议,建立了稳定可
7、靠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校外实训基地,满足了专业教学的需要。3.教学改革成效显著根据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毕业生实际工作岗位能力要求,分析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优化课程体系结构,构建了“校企联合,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多家企业签署合作协议实现人才共育,即学生一至四学期在校学习,第六学期到企业顶岗实习,进而实现就业。通过对当前电子产业和规模以上电子企业的调研,针对企业岗位需求,制定了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近5年来,以国家骨干校建设为抓手,构建了校企联合,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企业共同修订了16门课程课程标准,出版了5本教材,1门课程获评为省级精品课程。2项成果获甘肃省
8、教学成果奖。6名同学获得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甘肃赛区二、三等奖。4.社会服务能力强我院设立了武威市第十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近年来,成功地举办了12期“家电维修中级工”和维修电工中级工”职业技能培训班,累计培训653人次,647人通过了考核鉴定。培训劳务输转人员476人,有316人取得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四、建设思路立足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国家骨干校建设基础,重构“现代学徒制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对电子行业、企业的调查,以岗位核心能力培养为主线,扩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联合行业企业共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联合开发课程标准;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常规教学进度,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子信息 工程技术 专业 建设 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