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壕吏》古诗鉴赏汇编.docx
《《石壕吏》古诗鉴赏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壕吏》古诗鉴赏汇编.docx(11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石壕吏古诗鉴赏汇编唐代杜甫石壕吏赏析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己臭!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词句注释(1)暮:傍晚。投:投宿。石壕村:现名干壕村,在今河南陕县东七十里。(2)吏:官吏,低级官员,这里指抓壮丁的差役。夜:时间名词作状语,在夜里+(3)逾(yJ):越过;翻过。走:跑,这里指逃跑。(4)呼:诉说,叫喊。一何:何其、多么。怒:恼怒,凶猛,粗暴,这里指凶狠。
2、(5)啼:哭啼。苦:凄苦.(6)前致词:指老妇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前,上前,向前。致,对说.(7)邺城:即相州,在今河南安阳。戍(ShU):防守,这里指服役。(8)附书至:捎信回来。书,书信。至,回来。(9)新:刚刚。(10)存:活着,生存着。且偷生:姑且活一天算一天。且,姑且,暂且。偷生,苟且活着。(11)长已矣:永远完了。已,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12)室中:家中。更无人:再没有别的(男)人了。更,再。(13)惟:只,仅。孚-下孙:正在吃奶的孙子。(14)未:还没有。去:离开,这里指改嫁。(15)完裙:完整的衣服。有孙两句一作孙母未便出,见吏无完裙。(16)老妪(yCi):老妇人。衰
3、:弱.(17)请从吏夜归:请让我和你晚上一起回去.请,请求。从,跟从,跟随(18)急应河阳役:赶快到河阳去服役。应,响应。河阳,今河南溢州,当时唐王朝官兵与叛军在此对峙.(19)犹得:还能够。得,能够。备:准备。晨炊:早饭。(20)夜久:夜深了绝:断绝;停止。(21)如:好像,仿佛。闻:听。泣幽咽:低微断续的哭声。有泪无声为泣,哭声哽塞低沉为咽。(22)明:天亮之后。登前途:踏上前行的路。登,踏上.前途,前行的道路。(23)独:唯独、只有。45白话译文日暮时投宿石壕村,夜里有差役来强征兵。老翁越墙逃走,老妇出门应付。差役喊叫得是那样凶狼,老妇人啼哭得是那样悲伤。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的三个儿子去
4、参加邺城之战。其中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另外两个儿子刚刚战死。活着的人姑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复生了!老妇我家里再也没有其他的人了,只有个正在吃奶的小孙子。因为有小孙子在,他母亲还没有离去,但进进出出连一件完好的衣裳都没有.老妇虽然年老力衰,但请允许我跟从你连夜赶回营去。赶快到河阳去应征,还能够为部队准备早餐。夜深了,说话的声音逐渐消失,隐隐约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泣声.天亮后抛眯续赶路,只能与返回家中的那个老翁告别。创作背景公元758年,为平息安(安禄山)史(史思明)之乱,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兵20万围攻安庆绪(安禄山的儿子)所占的邺郡(今河南安阳),胜利在望。但在第二年春天
5、,由于史思明派来援军,加上唐军内部矛盾重重,形势发生逆转,在敌人两面夹击之下,唐军全线崩溃。郭子仪等退守河阳(今河南孟州),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公元759年(乾元二年)春,杜甫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他离开洛阳,历经新安、石壕、潼关,夜宿晓行,风尘仆仆,赶往华州任所.所经之处,哀鸿遍野,民不聊生,这引起诗人感情上的强烈震动。他在由新安县西行途中,投宿石壕村,遇到吏卒深夜捉人,于是就其所见所闻,写成这篇不朽的诗作。作者简介杜甫(7/2770),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
6、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作品赏析:石壕吏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著名的三吏三别之一。这首五言古诗通过作者亲眼所见的石壕吏乘夜捉人的故事,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引起的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此诗在艺术上的一大特点是精炼,把抒情和议论寓于叙事之中,爱憎分明。场面和细节描写自然真实。善于裁剪,中心突出。诗风明白晓畅又悲壮沉郁,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典范之作。
7、石壕吏是一首杰出的现实主义的叙事诗,写了差吏到石壕村乘夜捉人征兵,连年老力衰的老妇也被抓服役的故事,揭露了官吏的残暴和兵役制度的黑暗,对安史之乱中人民遭受的苦难深表同情。前四句可看作第一段西句暮投石壕村,单刀直入,直叙其事。暮字、投字、村字都需玩味,读者不能轻易放过。封建社会里,由于社会秩序混乱和旅途荒凉等原因,旅客们都未晚先投宿,更何况在兵祸连接的时代。而杜甫,却于暮色苍茫之时才匆匆忙忙地投奔到一个小村庄里借宿,这种异乎寻常的情景就富于暗示性.他或者是压根儿不敢走大路;或者是附近的城镇己荡然一空,无处歇脚。总之,寥寥五字,不仅点明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和盘托出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石壕吏 古诗 鉴赏 汇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