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分离定律微型课教学设计.docx
《基因分离定律微型课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因分离定律微型课教学设计.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基因的别离定律微型课教案于海龙【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1 理解应用孟德尔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及其解释和验证。2理解并应用基因的别离定律及在实践上的应用。1.3知道基因型、表现型及与环境的关系。2.能力目标2.1 通过别离定律到实践的应用,从遗传现象上升为对别离定律的认识,训练学生演绎、归纳的思维能力1. 2通过遗传习题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应用别离定律解答遗传问题的技能技巧。2.3了解一般的科学研究方法:试验结果一一假说一一试验验证一一理论。2. 4理解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初步掌握在遗传学中运用符号说明遗传规律的形式化方法。3.情感目标3.1孟德尔从小喜欢自然科学,进行了整整8年的研究试验,
2、通过科学家的事迹,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教育。3. 2通过别离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对学生进行科学价值观的教育。【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1 .教学重点:基因别离定律的实质。2 .教学难点r对别离现象的解释。3 .教学疑点f相对性状,杂交方法【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图片展示:展示几张明星及其孩子的照片,让学生对对碰,看谁与谁有亲缘关系提出问题:你进行分类的依据是什么?引出遗传。教师活动:介绍孟德尔简历,豌豆杂交试验,揭示遗传学的经典定律-基因的别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35年后三位植物学家分别用不同植物证实了孟德尔的发现后,被埋没的真理重新展现光芒。孟德尔的研究方法:杂交实验法
3、。此方法是研究遗传规律的根本方法。什么是杂交试验法?显示人工异花传粉示意图,对着图讲解父木、母本,如何去雄,如何传粉、受精,受精卵是第二代的起点,发育成胚直到豌豆种子。孟德尔选用的实验材料-豌豆。自花传粉,也是闭花受粉。试验结果可靠又易于分析,这是他研究的特点,也是他研究成功的原因之一.1 .基因的别离规律讲述:由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引出相对性状的概念。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此概念有三个要点:同种生物-豌豆同一性状-茎的高度不同表现类型高茎L5-2.Om,矮茎0.3m左右。教师活动:豌豆种子的圆滑和皱缩是不是相对性状?为什么?学生活动:是。具备相对性状概念包含的三个要点:同
4、一种生物-豌豆;同一性状-种子的形状:不同类型-圆滑和皱缩。师生交流:交待在遗传图解中常用符号:P-亲木辛-母本-父本X-杂交X-目交(自花传粉,同种类型相交)Fl杂种子一代号一杂种第二代三.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1)试验过程教师活动:出示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图,对着图讲述试验过程,注意如下儿个概念: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在杂交实验中,把杂种子一代中显现出来那个亲本的性状,叫做显性性状,如高茎:把未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叫做隐性性状,如矮茎。性状别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如高茎和矮茎)的现象叫做性状别离。研究特点:试验材料-选用自花传粉的豌豆分析研究方法-从一对相对性
5、状入手运用数学方法-统计学方法(2)试验结果无论正交反交,F1只表现显性性状:Fl自交,fJ出现性状别离,别离比接近3:1(高茎:矮茎)。2 .对别离现象的解释。教师活动:什么是基因?基因位于何处?学生活动:略。讲述: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过了,基因控制性状。那么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是显性基因,一般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如豌豆高茎基因用D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是隐性基因,一般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豌豆矮茎基因用d表示。在体细胞中.控制性状的基因以对存在,纯种高茎豌豆用DD表示,矮茎豌豆用dd表示。在生殖细胞中,控制性状的基因成单存在,因为核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别离,导致生殖细胞染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因 分离 定律 微型 教学 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