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与中药学】32汗证.ppt
《【中医与中药学】32汗证.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与中药学】32汗证.ppt(25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汗 证目的要求:1、熟悉汗证的证候特征。2、熟悉自汗盗汗与脱汗战汗的区别。3、掌握汗证的治疗原则。4、熟悉汗证各个证型的辨证论治。定义定义:由于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致汗液排泄异常的病证。排泄异常:时间、形式、颜色、量白昼汗出,动辄益甚自汗寐中汗出,醒来自止盗汗概述概述源流:源流:1、内经对汗的生理,病理作讨论:汗的生成:“阳加阴谓之汗”汗为心源,血汗同源,“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出汗祛邪外出,“解表发汗”预测病情:“六阳气绝则阴阳相离,离则腠理开,绝汗乃出”2、朱丹溪:“自汗多属阳虚,盗汗多属阴虚”3、张景岳:“自汗、盗汗各有阴阳之属”4、王清任:“血瘀出汗”5、临证指南:“自汗补气以卫外
2、,盗汗补阴以营内。”范围范围甲亢、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风湿热、结核病、低血糖、虚脱、休克、及传染病各期出现以汗出过多者。证候特征证候特征1不因外界环境因素影响,全身性不因外界环境因素影响,全身性汗出过多,异乎寻常。自汗表现为汗出过多,异乎寻常。自汗表现为白昼汗出,动则益甚,常伴气虚不白昼汗出,动则益甚,常伴气虚不固的症状。盗汗表现为寐中汗出,固的症状。盗汗表现为寐中汗出,醒后即止,常伴阴虚内热的症状。醒后即止,常伴阴虚内热的症状。2无其他疾病的症状和体征。无其他疾病的症状和体征。病因病机素体虚弱病后体虚肺气不足阴阳偏盛表虚冒风营卫失调劳伤心脾血证出血表卫失司皱理开泄心血不足血不养心心液被扰汗液排
3、泄异常烦劳过度亡血失精邪热耗阴阴虚火旺情志不舒,肝郁化火嗜食辛辣,湿热偏盛邪热郁蒸迫津外泄汗液排泄异常诊断诊断 不因外界环境因素影响,全身性汗不因外界环境因素影响,全身性汗出过多,白昼汗出,动则益甚为自汗;出过多,白昼汗出,动则益甚为自汗;寐中汗出,醒后自止为盗汗。寐中汗出,醒后自止为盗汗。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自汗、盗汗。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自汗、盗汗。辅助检查:辅助检查:ESR,ASO,T3,T4,FT3,FT4,TSH;X-ray,痰涂片找抗酸杆菌痰涂片找抗酸杆菌以排除风湿热、甲亢、肺以排除风湿热、甲亢、肺TB、等。等。类证鉴别类证鉴别生理性出汗:因天气炎热,穿衣过厚,渴饮热汤,劳动奔走,服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与中药学 中医 中药学 32 汗证
![提示](https://www.1wenmi.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