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实践技能操作高频考点全套.docx
《中医实践技能操作高频考点全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实践技能操作高频考点全套.docx(12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中医实践技能操作高频考点全套1.毫针刺法此部分内容常考察的的有体位选择,对于此部分内容要知道哪些部位的脸穴适宜何种体位。主要有以下几种:Q)仰卧位:适宜于取头、面、胸、腹部脸穴和上下肢部分胸穴。(2)侧卧位:适宜于取身体侧面少阳经腌穴和上、下肢部分胸穴。(3)俯卧位:适宜于头、项、脊背、腰能部胸穴和下肢背侧及上肢部分腌穴。(4)仰靠坐位:适宜于取头、颜面何颈前等部位的瑜穴。(5)俯伏坐位:适宜于取后头和项、背部的脸穴。(6)侧伏坐位:适宜于取头部的T则、面颊及耳前后部位的瑜穴。行针手法:此部分内容要掌握基本的手法提插法及捻转法的基本操作情况。提插法:使用提插法时指力药均匀一致,幅度不宜过大,一
2、般以3-5分为宜,频率不宜过快,每分钟60次左右,保持针身垂直,不改变针刺角度、方向。捻转法:使用捻转法时,指力药均匀,角度要适当,一般应掌握在180左右,不能单向捻针。6种辅助手法:循法、弹法、刮法、摇法、飞法、震颤法。(要知道其具体的内容。)捻转补泻:【操作方法及步骤】:1.选取胸穴部位。2,用2%碘酒棉球消毒,再用75%酒精棉球脱碘消毒应针刺的胸穴部位。3.将针刺入胸穴得气后,捻转角度小,用力轻,频率慢,操作时间短,结合拇指向前、食指向后者为补法。捻转角度大,用力重,频率快,操作时间长,结合拇指向后、食指向前者为泻法。提插补泻:3.将针刺入胸穴得气后,先浅后深,重插轻提,提插幅度小,频率
3、慢,操作时间短。以下插用力为主者为补法;先深后浅,轻插重提,提插幅度大,频率快,操作时间长,以上提用力为主者为泻法。2 .灸法操作此部分内容常会让演示艾灸中直接灸及间接灸中一些常见灸法的操作。常见的有:隔姜灸:【操作方法及步骤】1)选取部位。2)将鲜姜切成直径大约23cm,厚约0.20.3cm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3)然后将姜片置于应灸的胸穴部位或患处,再将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4)当艾炷燃尽,再易炷施灸。隔蒜灸:2)用鲜大蒜头,切成厚约0.20.3cm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捣蒜如泥亦可),置于应灸腕穴或患处。3)然后将艾炷放在蒜片上,点燃施灸。待艾炷燃尽,易炷再灸,直至灸完规定的壮数。
4、温和灸:2)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胸穴部位或患处,约距皮肤23cm左右,进行熏烤。3)对于昏厥、局部知觉迟钝的患者,医者可将中、食二指分张,置于施灸部位的两侧,这样通过手指的感觉来测知患者局部的受热程度,以便随时调节施灸的距离和防止烫伤。雀啄灸:2)施灸时,将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并不固定在一定距离,而是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活动地施灸。回旋灸:2)施灸时,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虽然保持一定的距离,但不固定,而是向左右方向移动或反复旋转地施灸。3 .其他针法操作一、点刺法:1.选取部位。2 .针刺前,在预定针刺部位上下用左手拇食指向针刺处推按,使血液积聚于针刺部位。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 实践 技能 操作 高频 考点 全套
![提示](https://www.1wenmi.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