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我要的是葫芦》一等奖教学设计.docx
《部编《我要的是葫芦》一等奖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我要的是葫芦》一等奖教学设计.docx(18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部编我要的是葫芦一等奖教学设计不愧是名师,讲的精彩 文本分析:本文讲的是一个人种葫芦,叶子上长了蜘虫却置之不理,大家的 好心劝告他也不听,后来叶子上的蜘虫越来越多,结果小葫芦都落光 了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事物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要联系地 看问题。如果只顾结果,不考虑其他,有可能到头来什么也得不到。 课文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共有4个自然段,以葫芦的生长变 化为线索,讲述了一个可笑但令人深思的故事。课文语言朴实,用词 准确。课文的两幅插图形成鲜明的对比:图一描绘了葫芦长势良好, 种葫芦人的欣喜之态;图二描绘了葫芦叶子飘落,小葫芦掉落,种葫 芦人的惊讶之态。二年级学生已具有了一定的阅读能
2、力和审美情趣。 他们能够在教师的帮助下,简单概括一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大致把握 课文的情感基调,因此课堂上可结合课文插图,让学生理解故事的过 程。但学生可能对同一个意思能够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且句中情感也不 同的理解能力还稍有欠缺,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在学生的交流和朗读 中加以点拨。教学目标:L认识“葫、芦”等11个生字,会写“棵、谢”等8个字,会 写“从前、细长”等8个词语。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对比朗读,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3 . 了解种葫芦的人最后没有得到葫芦的原因,初步懂得做任何事 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教学重难点:L体会反问句、感叹句的表达特点。2.理解课文
3、内容,初步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 系。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L认识“葫、芦”等11个生字,会写“棵、盯、治、怪” 4个 左窄右宽的生字。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葫芦的样子,体会种葫芦的人对 小葫芦的喜爱之情。3 .学习课文第1、4自然段,思考葫芦的变化,初步体会植物生 长过程中枝、叶、果实等的内在联系。【要点把握】1 .识记生字新词。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感叹句,体会感叹句的特点。3 .结合课文插图感受葫芦的变化,懂得葫芦的枝、叶、果实等的 内在联系。【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L出示课前准备好的葫芦实物,谈话激趣。导语:同学们,今天老师给
4、你们带来了一件礼物。看看这是什么? 谁认识?(生答)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葫芦的样子?这个葫芦给 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生自由发言,师板书:葫芦,指导读好轻声)2 .课件出示相关葫芦制品、葫芦工艺品图片,认一认,了解葫芦 的功用、葫芦文化。过渡:葫芦不仅好看,还能制作成许多精美的工艺品,我们一起 来欣赏一下吧!葫芦 葫芦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叶子互生,心脏形,花白色。果 实中间细,两端一般呈圆球形,嫩时做蔬菜用,长老后硬壳可做器皿。葫芦文化葫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众多的吉祥含义。葫芦本身 形态各异,造型优美,给人喜气祥和的美感;葫芦与“福禄”谐音, 因此人们常用葫芦来表示福禄。枝叶繁茂、多果的藤蔓与
5、多籽的葫芦 还有着“子孙万代、繁茂吉祥”的美好寓意。3 .在板书的“葫芦”前补全课题。学生齐读课题,注意“葫芦” 要重读。过渡:同学们,刚才我们认识了葫芦,了解了葫芦文化。接下来, 我们要学习一个与葫芦有关的故事一一我要的是葫芦。4 .引导学生质疑:读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预设:谁想要葫芦?这个人为什么要葫芦?他最后得到葫芦了 吗?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L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争取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5 .动笔圈一圈本课生字,同桌合作互读,归类识字。(1)字音识记:“藤、盯”是后鼻音,“赛”是平舌音。(2)结构识记:“葫、芦、藤、赛、感”是上下结构;“弱、盯、 怪、慢”是左右结构。(3)
6、熟字加偏旁:胡+4f葫;咸+心一感;牙+虫一甥。(4)对比识记:赛一一比赛、赛过;寒一一寒冷、寒风。指出 “赛过”就是“比得过”的意思。(5)同偏旁归类识记:“葫、芦、藤”都是草字头,它们跟植物 有关;“怪、慢”都是竖心旁,跟心里的想法、感受有关。(6)借助图片识记:出示生活中常见的丝瓜藤、葡萄藤、南瓜 藤、西瓜藤等,识记“藤”字。3 .扩词练习。藤:(葫芦藤)(丝瓜藤)谢:(却射)(感谢)芦:(葫芦)(芦苇)盯:(盯住)(盯人)赛:(比赛)(赛跑)感:(感动)(感情)怪:倚怪)(古怪)慢:(减慢)(快慢)4 .教师和学生合作串读课文,相机正音,反馈评价。三、书写指导,练习提高L学写汉字“棵、
7、盯、治、怪”。出示带生字的词语,读一读。一棵葫芦盯着治一治奇怪2 .学生看范字,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熟记字形,归纳出“左窄右宽”的结构特点。3 .教师指导书写,学生书空。【盯】左窄右宽,左高右低。“目”横间距均匀;“丁”字横拉 长,竖钩收笔靠近竖中线。【棵】左窄右宽,左高右低。“果”的撇、捺要舒展。【治】左窄右宽,左低右高,第四笔撇折的折点在田字格中心 的左侧。【怪】 左窄右宽,左高右低。右上部“又”横撇、捺要舒展, 右下部“土”的最后一横不要超出横撇、捺的宽度。4 .学生描红,再在田字格中书写。教师投影反馈学生作品,学生 相互交流。四、再读课文,梳理因果(-)学习第1自然段第1至3句。1 .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要的是葫芦 葫芦 一等奖 教学 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