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爬天都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17爬天都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7爬天都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17爬天都峰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17爬天都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认、写本课生字,理解新词。2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及写作顺序。3 .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的道理。养成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优良品格。教学重难点:1.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及写作顺序。2.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的道理,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教学过程:板块一:初读,悟命题,理顺序一、读课题,悟命题1 .读一读课题,你有什么发现?2 .(学生读题目)老师没感受到你爬山的那种感觉,在哪个字后面停顿一下?3 .再读一读,读得很好了,你有什么发现?点拨:你们看
2、,当我们想写去某个地方游览这样的文章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学习作者这样起题目的方式,就是用“一个动词+一个地点,它们合在一起就是一个事件。你看我们又学会了一种给文章起标题的方法。二、读课文,理顺序1.看课题,就知道这是叙述爬天都峰这件事情的,请同学们回顾下在麻雀一课中我们学到的写清楚一件事就要写清事情的哪三部分?预设:起因,经过,结果(图片出示)2.我们这篇文章也可以用上这样的方式来梳理内容脉络,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思考:爬天都峰这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是什么呢?预设:起因: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遇到一位老爷爷。1-5经过:我和老爷爷相互鼓励爬天都峰。6-7结果:我和老爷爷一起爬上了天都峰.8TO引
3、导1:我们来看看课文开头,小作者看到天都峰,敢爬吗?引导2:我们把它总结成四个字,是?(板书:峰高难/怕爬)引导3:经过呢?你能试着像老师这样把这个经过总结成四字词语吗?预设:后来他遇到了一位老爷爷,一老一小相约爬山。(板书:约定爬山/老少爬山)引导4:结果是什么呢?用四字概括一下。(他们奋力爬到峰顶,还有一番谈话。板书:峰顶谈话。)引导5:这就是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谁能结合这三个词来说说爬天都峰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点拨:用这样的方式讲故事(课件出示)“大家好,爬天都峰这篇课文讲了一件这样的事,谢谢大家!”总结过渡:作者如何具体的把这个故事写出来的,我们一起来边读边品。板块二:品
4、读,悟情感,明写法一、品读天都峰的“高”(出示课件)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真叫人发颤!1.请你自己读一读,把这山一一好高好陡啊,我不敢爬的感觉读出来。(学生自由朗读,指读)引导:这一句,有一个字必须读好的,是哪个字?(指导“啊”的不同读法。)点拨:这是对人物的什么描写?一一心理描写:怎么想二、品读爬天都峰的“难”1.看看这段话你们能读好吗?(出示课件)我奋力向顶峰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样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顶。引导:所以我们要读出爬山的“难”就要语速要一一慢一点,谁再来试着读一读?点拨:我体会到这一老一小爬山的难了,这段话中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7 爬天都峰 公开 一等奖 创新 教学 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