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诈骗安全知识心得体会3篇.docx
《防诈骗安全知识心得体会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诈骗安全知识心得体会3篇.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防诈骗安全知识心得体会3篇1、提高防范意识,学会自我保护。学生要积极参加学校 组织的法制和安全防范教育活动,多知道、多了解、多掌握一些 防范知识,这对于自己有百利而无一害。2、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不贪图便宜、不谋取私利;在 提倡助人为乐、奉献爱心的同时,要提高警惕性,不能轻信花言 巧语;不要把自己的家庭地址等情况随便告诉陌生人,以免上当 受骗;不能用不正当的手段谋求就业和出国;发现可疑人员要及 时报告;上当受骗后更要及时报案、大胆揭发,使犯罪分子受到 应有的法律制裁。3、交友要慎,避免以感情代替理智。对于熟人或朋友介 绍的人,要学会”听其言,察其色,辨其行”,不能言听计从、受 其摆布利用。交友
2、最基本的原则有两条:一是择其善者而从之, 真正的朋友应该是建立在志同道合、高尚的道德情操基础之上, 是真诚的感情交流而不是简单的利益关系,要学会了解、理解和 谅解;二是严格做“四戒:即戒交低级下流之辈,戒交挥金如土 之流,戒交吃喝嫖赌之徒,戒交游手好闲之人。4、同学之间要相互沟通、互相帮助。有些同学习惯于把 个人之间交往看作是个人隐私,一旦上当受骗之后,无法查处。 有些交往关系,在自己认为适合的范围内适当透露或公开,这也 是安全的需要。篇2一、为什么有些大学生在交往中容易上当受骗?在当今的大学校园,大学生上当受骗的事时有发生,究 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L思想单纯,分辨能力差。很多同学从小
3、学、中学到上 大学都有“十年寒窗”的经历,与社会接触较少,思想单纯,对 一些人或者事缺乏应有的分辨能力,更缺乏刨根问底的习惯,对 于事物的分析往往停留在表象上,或根本就不去分析,使诈骗分 子有可乘之机。2 .感情用事,疏于防范。帮助有困难的人,这是我国的 优良传统,是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的。但如果不假思索地“帮” 一个不相识或相识不久的人,这是很危险的。然而遗憾的是,我 们有不少大学生就是凭着那种幼稚、不作分析的同情、怜悯之心, 一遇上那些自称走投无路急需你帮助的“落难者”,往往就会被 骗子的花言巧语所蒙蔽,继而“慷慨解囊”,自以为做了一件好 事,殊不知已落入骗子设下的圈套之中。3 .有求于人,
4、粗心大意。每个人免不了求他人相助,但 关键是了解对方的人品和身份。有些同学在有求于人,而有人愿 “帮助”时,往往是急不可待,完全放松了警惕,对于对方提出 的要求,往往是惟命是从,很“积极自觉”地满足对方的要求。4.贪小便宜,急功求成。贪心是受害者的心理缺点。很 多诈骗分子之所以屡骗屡成,很大程度上也正是利用人们的这种 不良心态。受害者往往是为诈骗分子开出的“好处”、“利益” 所深深吸引,自以为可以用最小的代价和付出,获得的利益和好 处,见“利”就上,趋之若鹫,对于诈骗分子的所作所为不加深 思和分析,不作深入的调查研究,最后落得个“捡了芝麻,丢了 西瓜”的可悲下场。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在市场经济飞
5、速发展的今天,一些 “精明”的骗子越来越多地把目标锁定在女性身上,而且屡屡得 手。女性容易受骗,其原因主要有:L女性大多珍视感情,且富于同情心,易对别人产生信 任感和依赖感。一些人正是看准了女性的这一特点而更多地对女 性行骗。2、女性大多讲义气、爱面子,容易迁就对方。女性常常 碍于情面,对本该认真的事却羞于表达,违背自己意愿的事又不 忍拒绝,导致骗子得寸进尺。3、有的女性急于求成,喜欢搞短期行为,容易被一时之 利*。现实生活中有些女性仅仅因为对方的一两句“我爱你”、 “说话算数”,便很快对其形成了 “讲信用,靠得住”的“良好” 印象,一旦对方再施以小恩小惠,就很容易放松警惕,让骗子牵 着鼻子走
6、。二、校内诈骗作案的主要手段1、假冒身份,流窜作案一诈骗分子往往利用假名片、假 身份证与人进行交往,有的还利用捡到的身份证等在银行设立账 号提取骗款。骗子为了既能骗得财物又不暴露马脚,通常采用游 击方式流窜作案,财物到手后即逃离。还有人以骗到的钱财、名 片、身份证、信誉等为资本,再去诈骗他人、重复作案。2、投其所好,引诱上钩一一些诈骗分子往往利用被害人 急于就业和出国等心理,投其所好、应其所急施展诡计而骗取财 物。3、真实身份,虚假合同一利用假合同或无效合同诈骗的 案件,近几年有所增加。一些骗子利用高校学生经验少、法律意 识差、急于赚钱补贴生活的心理,常以公司名义、真实的身份让 学生为其推销产
7、品,事后却不兑现诺言和酬金而使学生上当受骗。4、借贷为名,骗钱为实一有的骗子利用人们贪图便宜的 心理,以高利集资为诱饵,使部分教师和学生上当受骗。5、以次充好,恶意行骗一一些骗子利用教师、学生”识 货”经验少又苛求物美价廉的特点,上门推销各种产品而使师生 上当受骗,或者利用网上购物的方式达成“不见面也行骗”的诈 骗效果。6、招聘为名,设置*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勤工俭学已 成为不少大学生谋生求学的重要手段。诈骗分子往往利用这一机 会,用招聘的名义对一些急于求职打工的学生设置*,骗取介绍 费、押金、报名费等。7、骗取信任,寻机作案一许骗分子常利用一切机会与大 学生拉关系、套近乎,或表现出相见恨晚而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诈骗 安全 知识 心得体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