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生团队整改措施【4篇】.docx
《家庭医生团队整改措施【4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庭医生团队整改措施【4篇】.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家庭医生团队整改措施【4篇】【篇11家庭医生团队整改措施根据*区卫健委关于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指导性文件,为打造一流的家庭医生全科服务团队,更好的服务居民,现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全科团队组建方案公布如下。一、全科团队长实行公开选拔1、全科团队长职数:暂定6名,选拔范围为全体在职职工,具备初级及以上医学职称,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精神并具有主动服务意识。2、报名:采取主动自愿报名原则,填写附件“家庭医生全科团队长岗位竞聘申请表”(以下简称申请表)。3、资格审查及人员决定办法:9月6日下班前申请表电子版统一传至*处汇总,由中心领导班子会议研究决定最终人选,视情况增加其
2、他考核等办法竞聘。4、团队长责任及待遇:家庭医生全科团队长在中心班子的领导下负责团队工作计划安排、基本公共卫生任务分配及上传下达等工作,享受中心中层干部待遇。5、公示:9月8日确定人选并公示。二、全科团队组建办法:1、全科团队数暂定6个,原则上由全科医生+社区护士+其他人员组成,一般3-5人。2、报名:全科团队长公示无异议后,遵循双向自愿原则,自行配对,其他人员主动与团队长对接,相互沟通并达成一致后,将团队组成名单于9月10日下班前填报电子版“家庭医生全科团队组建名册”报至*处汇总。请团队长务必注意报名配对遵循两个原则:每个团队必须至少有一名全科医生(包括中医、中西医)、一名社区护士;同一科室
3、人员不能报名同一个团队。3、9月11日中心班子根据上报的团队名册进行讨论,视实际情况进行调整。4、9月12日公示6个家庭医生全科团队组建名单【篇2】家庭医生团队整改措施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改革要求,实施家庭医生制度,是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关键。但是家庭医生团队作为一种新的服务模式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尤其是在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的运行模式、运行机制、人员职责及分工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需要改进的问题。目前,大部分地区的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组成采用经典的“1名全科医生+1名社区护士+1名公共卫生医生”模式,但在服务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全科医生数量较少、团
4、队人员分工不明确等。从当前关于家庭医生团队服务模式的报道来看,大多只对团队服务模式创建前后的服务量与居民满意度进行了分析,并未对多种模式的服务利用率和居民满意度进行横向对比。这可能是由于:(1)家庭医生团队服务模式的构建尚处于探索阶段,未形成有效、统一的工作方法;(2)各地区存在的问题存在差异,如社区义务工作者较少、辖区范围广、人口分布不平衡等,故无法形成统一、有效的工作方法。中医药在社区中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传统中医的诊疗模式与家庭医生服务模式存在诸多契合。如家庭医生需要为家庭成员提供综合性医疗服务,既注重整体性、又需要个体化,中医诊疗的全科特色与此一致;家庭医生应重视患者的生理病理变化和与
5、行为心理的关系,这与中医学的“形神合一”不谋而合,中医诊疗将情志调理融入疾病诊治,旨在通过人文关怀使患者身心共愈。在家庭医生制度下,中医全科医生通过签约为家庭提供有效的健康教育、保健咨询,以引导居民自觉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从而进一步提升社区居民的健康素养。对于家庭医生团队服务模式的进一步发展方向,笔者认为应将中医药服务融入家庭医生式服务。【篇3】家庭医生团队整改措施目前我国家庭医生服务制度不断健全,家庭医生数量快速增长、质量不断提高,但在分级诊疗制度实施中,家庭医生团队的建设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家庭医生团队作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主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能够实现分级诊疗的目标与初衷
6、,探讨家庭医生团队的建设至关重要。本文旨在通过文献研究和对深圳罗湖、上海闵行、河南息县三地的实地调研,梳理并总结调研地区的家庭医生团队建设经验,从而为我国家庭医生团队的建设提供对策与建议。1分级诊疗实施中家庭医生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1.1 家庭医生团队在分级诊疗中的网底与核心作用不足目前我国分级诊疗往往由上级医院主导,家庭医生团队未能充分发挥“守门人”的作用,部分上级医院利用分级诊疗进行“跑马圈地”运动,虹吸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资源。专科医生加入家庭医生团队多为“挂名”,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际工作中的参与度不高。双向转诊中,患者“上转容易、下转难”,且转诊绿色通道有待完善,很难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中
7、规定的优先转诊服务。1.2 家庭医生团队服务能力不足(1)家庭医生数量不足,20132017年我国家庭医生数由14.55万人增长至25.27万人,每万人口家庭医生数也由L07人增长至L82人,但距离每万人口23名家庭医生的政策目标仍有一定差距(见图Do此外,我国转岗培训的家庭医生人数远高于“5+3”规范化培养人数,家庭医生人才急需与规范化培养周期较长之间的矛盾仍较为突出。(2)上级医院“虹吸效应”明显,高素质的医护人员不断向上级医疗机构流动,家庭医生团队成员不仅“引不进”,而且“留不住”。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家庭医生与上级医疗机构专科医生相比,总体学历较低,缺乏诊断和治疗常见病所需的知识和技能,难
8、以根据签约居民多层次的服务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服务人员数量不足和质量不高的问题,制约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1.3 家庭医生团队服务积极性不高目前我国家庭医生团队激励机制不完善,签约服务使得家庭医生团队工作量增加,然而增加的工作量未能在薪酬上得以体现,且家庭医生待遇与上级医院专科医生差距较大,对职业发展前景的认同感和满意度较低,导致现有家庭医生团队成员对开展卫生服务的积极性不高,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此外,目前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绩效考核形式多基于标化工作量进行核算,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家庭医生、护理人员、公共卫生人员绩效分开考核,对家庭医生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激励性不强。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4篇 家庭医生 团队 整改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