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ppt
《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ppt(72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 危重患者代谢特点 危重病人营养支持的目的 临床营养状态评价 临床营养支持原则及方式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免疫营养 常见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 结论 严重创伤、烧伤、感染及颅脑损伤等危重病人都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其基础代谢率增加50-150。应激状态下分解代谢明显高于合成代谢,体内蛋白质小消耗,影响组织的修复,伤口愈合及免疫功能,感染难以控制,营养不良与感染形成恶性循环。当病人的体重急速下降达到3540时,病死率可近于100。营养支持是重症病人治疗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营养支持是重症病人治疗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根据重症状态下激素与代谢变化研究,将其反应分为3个阶段 早期低潮期(24小时内)流动期(持续较长
2、时间,分解代谢为突出的代谢改变特点)恢复期危重患者代谢特点危重患者代谢特点 在病程的初期,危重病人往往合并有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的紊乱,易于产生水钠潴留,并发代谢性酸中毒。营养支持并不能完全阻止和逆转重症病人严重应激的分解代谢状态和人体组成改变。病人对于补充的蛋白质的保存能力很差。但合理的营养支持,可减少净蛋白的分解及增加合成,改善潜在和已发生的营养不良状态,防治其并发症。供给细胞代谢所需要的能量与营养底物,维持组织器官结构与功能 通过营养素的药理作用调理代谢紊乱,调节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从而影响疾病的发展与转归 1,严重应激初期,机体内亢进的分解代谢严重应激初期,机体内亢进的分解代谢
3、并不能为外源性营养所改变,不适当的营并不能为外源性营养所改变,不适当的营养支持可导致更多代谢紊乱。养支持可导致更多代谢紊乱。2 2,危重病人代谢营养支持的前提是机体组,危重病人代谢营养支持的前提是机体组织恢复基本正常的氧合与灌注状态。织恢复基本正常的氧合与灌注状态。3 3,生命指征(呼吸、循环,内环境)趋于,生命指征(呼吸、循环,内环境)趋于平稳后,依营养评估结果,平稳后,依营养评估结果,按病人的营养按病人的营养需要补给能量。需要补给能量。营养不良主要有三类1、蛋白质营养不良 (Kwashiorkor-like,恶性营养不良)2、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Marasmus,消瘦)3、混合性营养不
4、良 当蛋白质摄入不足或丢失过多,而热卡摄入正常时,病人表现为内脏蛋白含量与免疫功能降低,主要是血清白蛋白和转铁蛋白、前血清白蛋白和转铁蛋白、前白蛋白下降白蛋白下降,细胞免疫与淋巴细胞计数等免疫指标降低。人体测量的数值(体重/身高,三头肌皮肤皱折厚度,上臂肌围)正常,临床上常易忽视。通过内脏蛋白与免疫功能的测定可以诊断。营养状况BMI营养不良30 1)白蛋白与球蛋白的比值1,白蛋白的血清浓度的持久性降 低通常说明白蛋白摄取量的不足。2)在营养不良时,低浓度的白蛋白水平并非是因为肝脏合成 能力的下降,而是体内提供合成蛋白质的基质的缺乏,固 白蛋白水平是判断营养不良的可靠指标。3)白蛋白的半衰期较长
5、,约为20天,短期内蛋白质的摄入不 足时,机体可通过肌肉的分解提供合成白蛋白的基质使得 维持正常白蛋白水平。因而白蛋白更能反映慢性而非急性白蛋白更能反映慢性而非急性 的蛋白质的缺乏。的蛋白质的缺乏。又称甲状腺素结合蛋白或维生素A转运蛋白,因其在PH8.6的条件下,电泳速度较白蛋白快而命名为前白蛋白。它在肝脏合成后释放入血,成为血清蛋白的重要成分之一。其生物半衰期为其生物半衰期为1.9天,天,在反映急性蛋白质的缺乏较白蛋白更为敏在反映急性蛋白质的缺乏较白蛋白更为敏感。感。转铁蛋白在肝脏内合成,其半衰期平均 8.8天,当进行高蛋白营养时,转铁蛋白在血浆中上升浓度很快,是判断治疗效果的良好指标,能精
6、确,可靠和更早地反映营养状态。它可通过放免法直接测定,也可通过总铁结合力(Total iron binding capacity,TIBC)推算,转铁蛋白=(0.8TIBC)-43。(1)淋巴细胞计数:(2)细胞免疫皮肤试验:常用抗原有结核菌素,白色念珠菌,腮腺炎病毒,植物凝集素等,0.1ml 皮内注射,观察48小时,红肿区5mm为阳性反应,中度以上营养不良表现为无反应该两项对免疫抑制药比较敏感,在接受化疗或者激素使用时不宜用于营养评定。参数正常范围轻度中度重度体重(理想正常值的%)9080-9060-7960体重指数18.5-2317-18.416-16.99080-9060-809080-
7、9060-809085-9470-843030-2524.9-2020转铁蛋白(g/L)2.0-4.01.5-2.01.0-1.521.6-2.01.2-1.51.51.2-1.50.8-1.20.8氮平衡(g/L)1-5-10-10-15-15 肠内营养(EN)肠外营养(PN)估计57天内不能恢复口服饮食的人,在血流动力学稳定及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纠正后即应予营养支持。通常早期肠内营养是指:“进入ICU 24-48小时内”,并且血液动力学稳定、无肠内营养禁忌症的情况下开始肠道喂养。不能耐受肠内营养和肠内营养禁忌的重症病人,应选择完全肠外营养支持(Total parenteral nutriti
8、on,TPN)的途径。胃肠道仅能接受部分的营养物质的补充的重症病人,可采用部分肠内与部分肠外营养(Partial parenteral nutrition,PPN)相结合的联合营养支持方式,一旦病一旦病人胃肠道可以安全使用时,则应逐渐向肠内营养或口人胃肠道可以安全使用时,则应逐渐向肠内营养或口服饮食过渡。服饮食过渡。避免过度喂养,以免加重代谢紊乱,特别要避免葡萄糖补充过多。营养支持中密切监测体内代谢状态及脏器功能。重症病人急性应激期营养支持应掌握重症病人急性应激期营养支持应掌握“允允许性低热卡许性低热卡”原则原则(20-25 kcal/kg day);(蛋白质);(蛋白质1.2-1.5g/kg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重症 患者 营养 支持
![提示](https://www.1wenmi.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