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肾病综合征.ppt
《小儿肾病综合征.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儿肾病综合征.ppt(26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小儿肾病综合征1.概念2.临床特点3.临床分类4.发病机制5.临床表现6.辅助检查7.治疗要点8.护理诊断9.护理措施 概念:小儿肾病综合征(NS)是一种常见的儿科肾脏疾病,是由于多种病因造成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高,大量蛋白从尿中丢失的临床综合征。临床特点:三高一低三高一低大量的蛋白尿大量的蛋白尿 高胆固醇血症高胆固醇血症高度水肿高度水肿低蛋白血症低蛋白血症 临床分类:先天性先天性 原发性原发性 继发性继发性;由由肾脏肾脏以外的疾病引起,如:以外的疾病引起,如:紫癜性肾炎紫癜性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红斑狼疮,乙肝乙肝相关性肾炎等;相关性肾炎等;单纯性肾病单纯性肾病肾炎性肾病肾炎性肾病5岁以
2、下小儿,肾病综合征的病岁以下小儿,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类型多为微小病变型,而年理类型多为微小病变型,而年长儿的病理类型以非微小病变长儿的病理类型以非微小病变型(包括系膜增生性肾炎、局型(包括系膜增生性肾炎、局灶节段性硬化等)居多。灶节段性硬化等)居多。发病机制: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是免疫介导性炎症所致的肾损害。发病机制:大量蛋白尿 是本病生理根本的病理生理改变。是由于肾小球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所致。当肾小球滤过膜的分子屏障和电荷屏障特别是电荷屏障受损时,肾小球滤过膜对血浆蛋白(对以白蛋白为主)的通透性增加,致尿中蛋白含量增多,当超过远曲小管回吸收量时,形成大量蛋白尿。发病机制:低蛋白血症 是病
3、理生理改变中的关键环节。大量白蛋白从尿中丢失是造成低蛋白血症的主要原因,蛋白质分解增加是次要原因,同时当肝白蛋白合成增加不足以克服丢失时,则出现低白蛋白血症,此外,因胃肠道粘膜水肿导致饮食减退、蛋白摄入不足、吸收不良或丢失也是低白蛋白血症的原因。发病机制:高胆固醇血症 低蛋白血症促进肝合成蛋白增加,以及其中大分子脂蛋白难以从肾排出导致高胆固醇和(或)高甘油三酯血症、血清中LDL、VLDL增高,形成高脂血症,持续的高脂血症促进肾小球硬化和间质纤维化 水肿:白蛋白血症使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水分从血管腔内进入组织间隙,是水肿的主要原因。当血浆白蛋白25g/L时,液体主要在间质区潴留,当血浆白蛋白女性
4、。开始于眼睑、面部,渐至四肢全身,男孩常有阴囊水肿;严重时出现腹水、胸水、心包积液,水肿呈凹陷性;病初患儿一般情况良好,继之出现面色苍白、疲倦、厌食,水肿严重着可有少尿,一般无高血压及血尿。2肾炎性肾病肾炎性肾病 发病年龄多在学龄期,水肿一般不严重。临床特点:除了低蛋白血症、大量蛋白尿、高胆固醇血症,水肿特征外,尚有明显的高血压、血尿、血清补体降低和不同程度的氮质血症。3、并发症并发症 (1)感染:本病最常见的合并症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常见的有上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腹膜炎等。(2)电解质紊乱:常见的有低钠、低钾、低钙血症。(3)高凝状态和血栓形成:原因有:肝脏合成凝血因子增加,呈高纤维蛋白原
5、血症。尿中丢失抗凝血酶III,血浆抗凝物质减少。高脂血症时,血液粘滞度增高,血流缓慢,血小板聚集增加。(4)急性肾功能衰竭 (5)生长延迟辅助检查:辅助检查:1、尿液检查:蛋白定性多为(+),24小时尿蛋白定量0.050.1g/kg,可见透明管型和颗粒管型。2、血液检查:血浆总蛋白及白蛋白明显减少,白、球比例(A/G)倒置,胆固醇明显增多,血沉明显增快,不同程度的氮质血症。治疗要点:治疗要点:1、一般治疗(1)休息 无需严格限制,严重水肿、高血压、低血容量的患儿需卧床休息,但应经常变换体位。(2)饮食 水肿者限制盐的摄入(2g/d),严重水肿、高血压者要无盐饮食,适量优质蛋白质2g/(kgd)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儿 肾病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