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肝治疗的若干问题.ppt
《慢性乙肝治疗的若干问题.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慢性乙肝治疗的若干问题.ppt(2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 抗病毒的疗效不能令人满意 慢性乙型肝炎CHB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乙肝疫苗接种的普及,我国目前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为9.09,约1.2亿乙肝病毒携带者和3000万现症患者。总的治疗原则是抗病毒、调节免疫功能、护肝、抗肝纤维化,防止癌变等,但抗病毒治疗是攻克本病的关键,这己形成共识。目前国内外公认的抗HBV药物是拉米呋啶等核苷类似物和-干扰素。几种抗病毒药物的治疗适应症均为SALT升高的HBsAg、HBeAg、HBVDNA阳性病人。干扰素的常规应用为300万一500万单位,一周三次,6个月为一疗程,HBVDNA及HBeAg阴转、SALT复常者仅为30%左右,尚有副作用较多的缺点。拉米呋啶为
2、核苷类似物,国内临床应用己6年,能使血清HBVDNA迅速降低,有效率达90%,但停药后HBVDNA又重新复制,反跳率达80%,且对HBeAg阴转率很低,在用药6个月以上病例,容易出现P基因区YMDD变异。由于拉米呋啶其对病毒复制的原始模板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并无影响,且对mRNA转译为各种病毒蛋白包括HBeAg也无作用,因此,决定了该药不能彻底清除HBV。近年来,新上市的新一代抗病毒药物阿德福韦、恩替卡韦在临床治疗效果、产生耐药方面均有所改善,但仍不能有效地彻底清除病毒。目前抗病毒药存在的缺陷:只适用于转氨酶升高至正常值上限2倍以上。不能彻底清除乙肝病毒,只能抑制病毒复制。长期服用使
3、病毒产生耐药和变异。抗病毒药物疗效不能令人满意的原因:目前公认的抗病毒药物之所以被限定使用于慢性乙肝转氨酶升高病例(免疫清除期),究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与患者处于免疫应答的不同状态(完全免疫耐受或部分免疫耐受)有关,从而导致抗病毒药物不能发挥作用。假如我们能够深入研究慢性乙肝患者不同阶段的免疫应答状态,并预先进行免疫调节治疗,恢复或启动免疫应答机制,同时联合抗病毒药物的应用,可能会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这也是值得我们当前应该积极探索的问题。结论:乙肝治疗能否成功并非取决于抗病毒药物,而是取决于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状态,如果免疫功能低下,处于免疫耐受状态,那么无论用什么抗病毒药物无济于事。分期治疗,有的
4、放矢我国首部慢性乙肝防治指南把慢性乙肝免疫病理分为三个连续阶段,即免疫耐受期、免疫清除期、低或非复制期和再活动期。SALT正常而HBVDNA高水平复制者可视为处于免疫耐受期,而SALT明显升高或反复波动,HBV中度复制可视为宿主免疫系统己识别并开始攻击肝靶细胞,藉以清除HBV而在一定程度可导致肝细胞损伤,即免疫清除期。病毒残留期则为未被清除的HBV整合形成潜在感染,正常SALT,低水平病毒复制。免疫治疗为抗病毒治疗创造条件免疫治疗为抗病毒治疗创造条件 CHB的免疫病理特点及免疫应答分期,提示患者在不同程度的免疫耐受状态。因此,恢复或启动免疫应答功能可能是抗HBV治疗获得成效的重要前题,而恢复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慢性 乙肝 治疗 若干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