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的规范化治疗1.ppt.ppt
《2型糖尿病的规范化治疗1.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型糖尿病的规范化治疗1.ppt.ppt(95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2型糖尿病的规范化治疗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 WHO1999标准 表1 糖代谢分类 糖代谢分类 FBG(mmol/l)2hPBG(mmol/l)正常血糖(NGR)6.1 7.8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FG)6.1-7.0 7.8糖耐量减低(IGT)7.0 7.8-11.1糖尿病(DM)7.0 11.1IFG或IGT统称为糖调节受损(IGR,即糖尿病前期)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表2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静脉血浆葡萄糖水平mmol/l(mg/dl)*糖尿病1.糖尿病症状(典型症状包括多饮、多尿和不明原因的 体重下降)加 1)随机血糖 11.1(200)或 2)空腹血糖 7.0(126)或 3)葡萄糖负荷后2h血
2、糖 11.1(200)2.无糖尿病症状者,需另日重复检查明确诊断 11.1(200)注意:随机血糖不能用来诊断IFG或IGT*只有相对应的2h毛细血管血糖值不同:糖尿病:2h血糖12.2mmol/l(220mg/dl);IGT:2h8.9mmol/l(160mg/dl)且12.2mmol/l(220mg/dl)2型糖尿病的三级预防 一级一级:预防高危个体或糖尿病前期患者发展为2型糖尿病 二级二级:预防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三级三级:减少并发症的加重+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一级预防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不可改变因素可改变因素年龄IGT或合并IFG(极高危)家族史或
3、遗传倾向代谢综合征或合并IFG(高危人群)种族超重肥胖与体力活动减少妊娠期糖尿病(GDM)史饮食因素与抑郁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致糖尿病药物宫内发育迟缓或早产致肥胖或糖尿病环境一级预防 干预策略 分级干预 高危人群优先干预高危人群1 有糖调节受损史 年龄40岁 超重、肥胖(BMI24),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 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级亲属 高危种族 有巨大儿(出生体重4kg)生产史,妊娠糖尿病史高危人群2 高血压(血压140/90mmhg),或正在接受降压治疗 血脂异常(HDL-C35mg/dl(0.91mmol/l)及TG200mg/dl(2.22mmol/l),或正在接受调脂治
4、疗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静坐生活方式 有一过性类固醇诱导性糖尿病病史 BMI30的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患者 严重精神病和/或长期接受抗抑郁症治疗的患者高危人群的筛查方法推荐使用OGTT可仅监测空腹血糖进行OGTT困难的情况下易漏诊 应对策略1强化生活方式强化生活方式干预预防2型糖尿病 控制饮食 增加运动 监测血糖 密切关注心血管病危险因素 一级预防强化生活方式干预预防2型糖尿病 a)BMI达到或接近24,或使体重减少5%-10%b)至少减少每日总热量400-500kcal c)饱和脂肪酸摄入占脂肪酸摄入的30%以下 d)体力活动增加到250-300min/周中国2型糖尿病的控制目标 控制目
5、标控制目标血糖*(mmol/l)空腹 3.9-7.2(70-130mg/dl)非空腹 10.0mmol/l(180mg/dl)HbA1c(%)7.0 Bp(mmHg)130/80 HDL-c(mmol/l)男 1.0(40mg/dl)女 1.3(50mg/dl)LDL-c(mmol/l)未合并冠心病 2.6(100mg/dl)合并冠心病 1.8(70mg/dl)TG(mmol/l)1.7(150mg/dl)BMI(kg/m2)24尿蛋白/肌酐(mg/mmol)男 2.5(22mg/g)女 3.5(31mg/g)尿白蛋白排泄率 20ug/min(30mg/d)主动有氧活动(分钟/周)150 *毛
6、细血管血糖2型糖尿病的治疗 药物治疗 胰岛素治疗 手术治疗高血糖的口服药物治疗 磺酰脲类:格列齐特、格列吡嗪、格列美脲 促胰岛素分泌剂 格列奈类:瑞格列奈、那格列奈 胰岛素增敏剂 噻唑烷二酮类:罗格列酮、吡格列酮 双胍类:二甲双胍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 二肽基肽酶-抑制剂(DPP-抑制剂):西格列汀 GLP-1受体激动剂:艾塞那肽(需皮下注射)磺脲类药物的作用机制磺脲类药物与细胞膜结合,影响钾离子通道 钾离子外流受阻,细胞去极化 钙离子内流 钙离子刺激胰岛素颗粒移动至细胞膜,并释放胰岛素葡萄糖ATP敏感的K+通道关闭GLUT-2胰岛素Ca2+通道开放 胰岛素葡萄糖6-磷酸葡萄糖葡萄糖激
7、酶去极化细胞排颗粒作用颗粒转位K+通道关闭糖酵解K+ATP去极化K+磺脲类药物磺脲类药物的受体磺脲类降糖药适应症:单纯饮食不能控制的2型糖尿 病病人禁忌症:1型及胰岛功能不全者禁用肝肾功能异常禁用磺胺类药物过敏者慎用服用方法:餐前30分钟服用,每日13 次 磺脲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低血糖:最常见、严重 消化道不适:1-3 皮肤及血液学反应:200-300mg/dl时,较大剂量开始,随血糖下降逐渐减少用量。注意监测血糖(SMCBG),避免低血糖事件。磺脲类降糖药物使用比较短效作用:降餐后血糖为主 格列喹酮、格列吡嗪。中长效作用:同时降餐后和空腹血糖 达美康、格列吡嗪控释片 格列美脲等磺脲类药物的选
8、药原则 老年患者/餐后血糖升高为主 短效类(格列吡嗪、格列喹酮)病程较长,空腹血糖较高 中-长效类(格列吡嗪控释片、格列美脲)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 格列喹酮 磺 脲 类 药 物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格列奈类)作用机制 与ATP-K+通道结合 刺激胰岛素分泌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格列奈类)适应症:2型糖尿病 禁忌症:1型糖尿病和胰岛素缺乏者 服用方法:餐时服用 副作用:低血糖、胃肠道反应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格列奈类)作用特点:促进胰岛素分泌,作用快而短暂 快速降低餐后血糖 减少食物吸收后的低血糖反应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格列奈类)苯甲酸衍生物:氨基酸衍生物: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类)作用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糖尿病 规范化 治疗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