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经验做法汇编(6篇).docx
《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经验做法汇编(6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经验做法汇编(6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经验做法汇编(6篇)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托起老年人家门口的幸福一一六地工作经验推介居家和社区养老是养老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符合大多数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从2016年开始,民政部、财政部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连续7年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和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累计投入83亿元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发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并带动地方配套资金和社会资本参与共同开展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和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取得了累累硕果。中国民政杂志10月上刊刊发了四川成都、上海静安、安徽马鞍山、山东淄博、湖南衡阳、云南大理6个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地区在推动居家
2、和社区养老服务方面的工作经验,供各地参考。第一篇:多举措让原居养老更舒心成都市民政局按照全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要求,围绕解决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居家养老难题,四川省成都市创新制度设计、积极配套资金、精准实施项目,全面提升全市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能力。高位推动强机制,精准摸排定对象。被确定为试点地区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将成都市养老服务业领导小组组长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调整为市长,副组长调整为分管副市长,民政、财政、发改、卫健等部门为成员单位,建立联动机制、完善议事规则、明确部门职能,解决工作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23个县(市、区)民政部门采取入户面访、问卷调查、座谈调研等
3、多种方式,对全市老年人口现状、养老服务单位运营情况、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偏好等开展摸底调查。经县(市、区)民政部门审核,最终遴选出5830名符合条件的老年人为其建设家庭养老床位,与4688名老年人签订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协议,享受居家养老上门服务。推动家庭养老床位建设,解决“住不起”难题。项目开展前,全市民办养老机构服务每名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的平均成本在3500元/月以上,而全市城镇企业退休职工月平均养老金仅2600元。总体来看,老年人现有收入水平难以覆盖机构养老服务成本。设立家庭养老床位,既为老年人家庭节约了机构养老床位费,又为养老机构节省了建房、购置设备等前期投入费用,还可以让老年人在亲情的陪
4、伴下原居安养,享受专业化的服务。项目整合民政、医保、卫健等部门多项惠民政策,使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通过“一张床”集成享受家庭养老床位建设补贴、长期护理保险等多项扶持政策,大大降低了照护成本。注重照护专业化,解决家庭照料难题。将医养结合服务能力较好的养老机构确定为居家养老上门服务机构。机构服务团队包含专业护理人员及医务工作者,能够为服务对象提供“类机构”照护服务,有效解决了不愿意离开家庭的失能失智老年人的照护、医疗、饮食、助洁等实际需求。在开展照护服务的同时,服务团队还能对家庭照料者开展照护技能指导,进一步提升了失能老年人生活质量。促进养老产业发展,增强服务供给。通过政策引导市场主体关注绝大多数
5、居家老年人家庭照护需求,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增加养老服务有效供给,鼓励养老机构向社区居家延伸,提供家庭养老床位服务。通过项目示范,全市有560名非经济困难老年人家庭自费建设了家庭养老床位。据统计,项目直接带动培育了96家养老服务企业。通过在“天府市民云”APP端增设“养老一件事”服务模块,整合了全市1139余家服务机构入驻,打造线上预约点单、线下响应服务的居家养老消费新场景。2023-2024年4月,发布成都市智慧养老应用场景需求清单,包括安全防护、照护服务、健康服务、情感关爱、生活服务6大类共计8个场景,涵盖老年人安全、出行、健康服务、智能相伴等方面,鼓励企业为智慧养老提供新
6、创意、开发新产品。鼓励服务职业化,扩大养老就业面。加强校企联动,推动市内17所高校、高职及中职院校设置老年康复、护理、老年服务与管理等相关专业,建立校企养老服务人才双向培养机制,支持养老服务企业、服务机构采取“订单式”方式与育人单位开展合作,定向培育养老服务人才。会同市医保局联动组织6300余名低收入人员参加照护服务培训。第二篇:以家庭养老床位服务试点,破解居家养老难题静安区民政局上海市静安区贯彻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率先开展家庭养老床位服务试点,将专业机构和社区周边的照护服务,延伸至老年人的身边、床边,形成了相对成熟稳定的家庭养老床位服务及管理模式。
7、规范评估,实现服务定制化。引入第三方专业评估机构对家庭养老床位服务签约老人进行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根据不同评估等级,为老人提供不同层次的照护服务。安排养老服务机构专业人员,上门为签约老人制定智能化设备安装、家庭适老化改造等“一揽子服务计划”,做到一户一方案。协调智能化设备服务商和适老化改造服务商,根据服务计划,充分考虑老年人的个性化需求和实际住房条件,让服务最大限度适配老年人需求。清单指导,实现服务标准化。出台家庭养老床位适老化改造、智能化设备安装和居家养老上门服务指导清单,鼓励和引导服务机构提供专业康复与训练、慢病管理等多样化的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制定服务意向书、评估表、服务协议、风险告知书
8、等10余项标准化工作流程和表单范本。拟订家庭养老床位建设管理办法和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和服务规范,以规范标准引领工作推进。科技支撑,实现服务智能化。为所有签约家庭养老床位服务的老人安装“一键通”紧急呼叫设备,24小时为老人提供紧急救援、一键预约挂号、一键叫车等服务,并为有需要的老人安装无感智能监测设备和烟雾、燃气、水浸、门磁报警器等。所有智能化设备均连接到家庭养老床位服务管理平台,全天候智能监测老年人居家动态。自开展试点以来,家庭养老床位服务管理平台成功监测到70余起因老人发生意外引发的设备报警,并第一时间通知家属或者拨打120,为抢救老人生命争取了宝贵时间。增强保障,促进服务可及化。联合商业保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居家 社区 养老 服务 经验 做法 汇编
![提示](https://www.1wenmi.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