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论文:散文教学基本问题的提炼与突破.docx
《教师论文:散文教学基本问题的提炼与突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论文:散文教学基本问题的提炼与突破.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教师论文:散文教学基本问题的提炼与突破阅读教学基本问题,是基于对文本内容基本理解而言的,它具有客观性。所以提炼教学的基本问题,一要遵循文本的逻辑。文本作者是创作的主体,作者对文本是有主体性的,读者不能随意对文本内容进行主观臆断和任意歪曲。二要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阅读教学是教师教学生阅读,学生,尤其是小学生阅读有自己的认知方式和特点,它不同于成年人的阅读。我们既不能代替学生读,又不能按成人的方式教,至少要让他们在阅读中有具体抓手。所以教学基本问题要来自文本,要从文本中提炼,而不是脱离文本凌空蹈虚。教学并不是一开始就从基本问题入手,但教师必须首先掌握,教学时心中才有全局。一般而言,读散文都要抓住作
2、者思想情感的变化,教学基本问题的提炼也同样离不开抓住作者的思想情感。如桂花雨是五年级上册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课文从小时候“我”对桂花情有独钟一一“我喜欢的是桂花”,“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到桂花盛开的时候,“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J“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再到结尾:“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J我们不难发现,桂花、桂花雨、桂花香是留在作者记忆深处关于故乡最美好的印记。文本主要通过“我”回忆童年时代在故乡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来表达自己浓郁的思乡情感。据此,可以把教学基本问题确定为:为什么童年
3、时代的“摇花乐”是那样的值得回味?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是那样的令人神往?要让学生解决这一基本问题,教学可分三个层次展开。第一层次写作者小时候在故乡,最喜欢桂花,喜欢桂花迷人的香气。这一层次中有两处比较值得注意:一是桂树与梅树的比较。桂花树样子笨笨的(难看),没有梅树那样的姿态。二是桂树与桂花的比较。树笨一一满是叶子,花小一一香气“太迷人”(正因为花小,所以收花困难,也是后面摇桂花的原因)。第二层次主要写“摇花乐”。这一层次应该成为教学的中心环节。这里首先要解决为什么收桂花要用摇的方法问题(只有盛开、成熟时才摇得下。花太小,没法摘,且要保持“完整、新鲜“,只能靠摇)。其次,教师要抓住:“摇花对我来
4、说是件大事”,“这下,我可乐了”,让学生探讨“我”乐在何处,为什么是大事。下桂花雨的“摇花乐”这个场景学生喜欢,也容易懂,符合他们的认知特点,所以要充分展开,并启发学生展开想象,体验当时的情景。体会“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同时,这也是为后面的思乡情作铺垫,搭支架。第三层次写桂花香(由“好香的雨呀”过渡到“桂花香”)。桂花盛开是在什么时间?桂花的香,香到什么程度?学生通过信息提取即可明白(农历的八月,中秋节前后/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但为什么课文说“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这就需要分析。从字面上看,这里主要写桂花的加工、储存、功用,实际上是写故乡人的生
5、活与桂花息息相关,紧密相连,也是下文母亲对家乡桂花刻骨铭心一一思乡情结的根源。还有,杭州的桂花“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家乡的桂花,香飘不过“前后十几家邻居”。但母亲为什么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里的比较分析十分重要。因为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树,是母亲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母亲每年都关注桂花,收获桂花,体验馈赠桂花的快乐,品尝用桂花做成的食品,喝着桂花泡的茶。(建议将课文中母亲与桂花有关的事集中在这个层次讲)所以,月是故乡的圆,人是故乡的亲,花是故乡的香。这是母亲的思乡情结,也是挥之不去的乡愁。母亲是如此我”又何尝不是如此!所以听了母亲的话,“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师论文 散文 教学 基本 问题 提炼 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