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温的观察与护理(ppt).ppt
《体温的观察与护理(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温的观察与护理(ppt).ppt(45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Chapter 8生命体征(Vital Signs)体温体温 (temperature)脉搏脉搏 (Pulse)呼吸呼吸 (respiration)血压血压 (blood pressure)测量生命体征的意义:o 1 1、生命体征平稳是人体机能运转的基本条件。、生命体征平稳是人体机能运转的基本条件。o 2 2、生命体征是机体发生生理变化的客观反映。、生命体征是机体发生生理变化的客观反映。o 3 3、生命体征的变化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身体是、生命体征的变化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身体是否发生功能障碍。否发生功能障碍。o 4 4、生命体征在一定范围内相对稳定,变化很
2、小,、生命体征在一定范围内相对稳定,变化很小,而在病理状态下,其变化极其敏感。而在病理状态下,其变化极其敏感。o 5 5、护理人员通过认真仔细地观察生命体征,可、护理人员通过认真仔细地观察生命体征,可了解机体重要脏器的功能活动情况,了解疾病了解机体重要脏器的功能活动情况,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为预防、诊断、治疗、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为预防、诊断、治疗、护理提供依据。护理提供依据。第一节第一节 体温的观察及护理体温的观察及护理observation and nursing of temperature 学习目标:o 1、解释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的概念。o 2、掌握正常体温的范围、发热的护
3、理以及体温的测量和注意事项。o 3、了解体温的产生与调节以及生理变化。o 4、熟悉体温计的消毒与检测。一、体温的产生与调节体温:机体深部的平均温度。体温:机体深部的平均温度。体表温度:指机体的皮肤温度。受环境、衣体表温度:指机体的皮肤温度。受环境、衣着情况影响着情况影响 体核温度:指机体深部胸腔、腹腔、中枢神体核温度:指机体深部胸腔、腹腔、中枢神经的温度。相对稳定且较皮温高经的温度。相对稳定且较皮温高体温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体温的形成:机体产热和散热两生理过体温的形成:机体产热和散热两生理过 程动态平衡的结果程动态平衡的结果机体的产热:机体的产热:由三大营养物质糖、脂肪、蛋白质氧化分解而产生安静
4、肝脏安静肝脏 运动骨骼肌运动骨骼肌产热形式化学方式食物氧化、骨骼肌运动、交感神经兴奋、甲状腺素分泌增多。机体的散热:机体的散热:散热器官主要是皮肤,呼吸、排散热器官主要是皮肤,呼吸、排尿、排便也散发部分热量。尿、排便也散发部分热量。散热方式散热方式 辐射辐射、传导、对流、传导、对流、蒸发蒸发体温的调节:体温的调节:1、生理性体温调节生理性体温调节外周温度感受器外周温度感受器中枢温度感受器中枢温度感受器下丘脑前部散热中枢:下丘脑前部散热中枢:扩张血管,增加仪表血流扩张血管,增加仪表血流量增加出汗,加速呼吸降低细胞代谢,减少产热量增加出汗,加速呼吸降低细胞代谢,减少产热减少肌肉活动减少肌肉活动下丘
5、脑后部产热中枢:下丘脑后部产热中枢:收缩血管,减少辐射散热收缩血管,减少辐射散热通过交感神经抑制汗腺活动,减少出汗增加肾上通过交感神经抑制汗腺活动,减少出汗增加肾上腺素分泌,提高组织代谢寒战,增加产热腺素分泌,提高组织代谢寒战,增加产热2、行为性体温调节、行为性体温调节 有意识的行为活动有意识的行为活动o 通过机体在不同环境中的姿势和行为改变达到调节体温的目的o 以生理性体温调节为前提二、正常体温及生理变化 部位部位 平均温度平均温度 正常范围正常范围 口温口温 37 36.337 36.337.237.2 肛温肛温 37.5 36.537.5 36.537.737.7 腋温腋温 36.5 3
6、6.036.5 36.037.037.0影响体温的因素(0.51 )年龄年龄:婴幼儿略高于成人,老年人略低于成人婴幼儿略高于成人,老年人略低于成人性别性别:女性体温比同龄男性稍高,约女性体温比同龄男性稍高,约0.3饮食饮食:饥饿、禁食时,体温会下降;进食后体温可升高。饥饿、禁食时,体温会下降;进食后体温可升高。运动:运动:激烈运动时,骨骼肌强烈收缩,使产热增加,体激烈运动时,骨骼肌强烈收缩,使产热增加,体温升高。温升高。情绪:情绪:情绪激动、精神紧张,体温升高。情绪激动、精神紧张,体温升高。昼夜:昼夜:一般清晨一般清晨2-6时体温最低,下午时体温最低,下午2-6时最高。时最高。药物:药物:如麻
7、醉药物会使机体对寒冷环境的适应能力降低。如麻醉药物会使机体对寒冷环境的适应能力降低。三、异常体温的观察与护理(一)体温过高又称(一)体温过高又称发热发热:指机体在指机体在致热原致热原的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的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或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使产热增加而或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使产热增加而散热减少,导致体温超过正常范围。散热减少,导致体温超过正常范围。原因:原因:感染性发热、非感染性发热感染性发热、非感染性发热体温过高的临床分度*分度分度 温度范围温度范围 低热低热 37.337.338.038.0 中等热中等热 38.138.139.039.0 高热高热 39.139.141.041.0
8、 超高热超高热 4141以上以上 最高耐受温度最高耐受温度40.641.4 体温过高的临床过程 1 1、体温上升期、体温上升期 (产热(产热 散热)散热)表现:表现:骤升、渐升,畏寒、皮肤苍白、无汗骤升、渐升,畏寒、皮肤苍白、无汗。护理:护理:保暖、给予热饮保暖、给予热饮 2 2、高热持续期、高热持续期 (产热(产热散热散热)表现:表现:皮肤潮红、灼热、呼吸快、深皮肤潮红、灼热、呼吸快、深 护理:护理:对因治疗,物理或药物降温对因治疗,物理或药物降温 3 3、退热期、退热期 (产热(产热 散热)散热)表现:表现:皮肤温度降低、出汗皮肤温度降低、出汗 护理:护理:及时更换衣被、保暖,密切观察病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体温 观察 护理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