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ppt
《儿科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科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ppt(18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维生素维生素D 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又称又称佝偻病性手足搐搦症佝偻病性手足搐搦症也可称也可称佝佝偻病性低钙惊厥偻病性低钙惊厥。是维生素。是维生素D D缺乏性佝偻缺乏性佝偻病的伴发症状之一,当维生素病的伴发症状之一,当维生素D D缺乏时,缺乏时,甲状旁腺不能代偿,血清钙降低,引起甲状旁腺不能代偿,血清钙降低,引起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而发生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而发生全身惊厥,全身惊厥,手足肌肉抽搐或喉痉挛。手足肌肉抽搐或喉痉挛。多见多见6 6月以内的月以内的小婴儿。小婴儿。一、病因一、病因病因:病因:维生素维生素D D缺乏缺乏-甲状旁腺甲状旁腺导导致血钙下降致血钙下降1、春夏季节或
2、使用维生素春夏季节或使用维生素D 而钙相对不足;而钙相对不足;2、未成熟儿、人工喂养儿易发病;、未成熟儿、人工喂养儿易发病;3、感染、发热、饥饿;、感染、发热、饥饿;4、长期腹泻,梗阻性黄疸,、长期腹泻,梗阻性黄疸,VD和钙的吸收减和钙的吸收减少;少;正常总血正常总血Ca 2.22.6 mmol/L游离游离Ca21.25 mmol/L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出现抽搐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出现抽搐总血钙总血钙 1.75mmol/L1.8mmol/L (7mg/dl7.5mg/dl)游离游离Ca2 1.0mmol/L(4mg/dl)维生素维生素D缺乏缺乏肠道吸收钙、磷减少肠道吸收钙、磷减少 血钙降低血钙
3、降低甲状旁腺甲状旁腺肾小管重吸收磷减少肾小管重吸收磷减少PTH分泌增加分泌增加PTH分泌不足分泌不足破骨细胞作用加强破骨细胞作用加强血钙不能恢复正常血钙不能恢复正常低血磷低血磷骨重吸收增加骨重吸收增加 手足搐搦症手足搐搦症钙、磷乘积降低钙、磷乘积降低血钙正常或偏低血钙正常或偏低骨矿化受阻骨矿化受阻佝偻病佝偻病二、发病机制二、发病机制 二、二、发病机制发病机制 维生素维生素D缺乏时,血钙下降,甲状旁腺不能代偿缺乏时,血钙下降,甲状旁腺不能代偿性分泌增加;性分泌增加;血钙继续降低,血钙(血钙继续降低,血钙(1.751.88mmol/L)或钙)或钙离子降低离子降低(1.0mmol/L)神经肌肉兴奋性
4、增高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出现惊厥、喉痉挛、手足抽搐。出现惊厥、喉痉挛、手足抽搐。维生素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搐缺乏性手足抽搐 症症(tetany of vitamin D deficiency)三、临床表现三、临床表现(一)隐匿型(一)隐匿型 无典型发作症状,血钙无典型发作症状,血钙1.75-1.75-1.88mmol/L1.88mmol/L,但有下列体征:但有下列体征:a.a.面神经征(面神经征(ChvostekChvostek sign sign)b.b.腓反射(腓反射(PeronealPeroneal sign sign)c.c.陶瑟征(陶瑟征(Trousseau signTroussea
5、u sign)隐匿型表现隐匿型表现总血总血Ca 1.751.88mmol/L陶瑟征陶瑟征 Trousseau sign(+)腓反射腓反射 Peroneal sign (+)面神经征面神经征 Chvosteks sign(+)(二)(二)典型发作典型发作血钙血钙1.75mmol/L1.75mmol/L,有三种发作形式:,有三种发作形式:1 1、惊厥(最常见)、惊厥(最常见)w(1 1)好发于婴儿。)好发于婴儿。w(2 2)突然发作)突然发作,意识丧失意识丧失,四肢及面肌抽四肢及面肌抽搐搐,两眼凝视两眼凝视(上翻上翻),发作停止后意识恢,发作停止后意识恢复,精神萎糜转入睡眠。复,精神萎糜转入睡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儿科 维生素 缺乏 手足 搐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