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煎煮方法宜忌.ppt
《中药煎煮方法宜忌.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煎煮方法宜忌.ppt(33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 汤剂是我国应用最早和最广泛的中药剂型。将饮片制成汤剂的过程需要煎煮,而煎煮的好与坏及服用方法涉及到疗效的发挥,用药安全等问题。1、煎煮容器 2、煎煮用水3、煎前浸泡4、煎煮火候及时间5、煎煮次数6、绞渣取汁7、特殊煎药法宜用:最好用陶瓷器皿中的砂锅。也可用 搪瓷器皿,铝锅等代替忌用:铜、铁、锡等制成的器具。用陶瓷砂锅煎药是因为它的性质稳定,不容易与药物起化学反应,并有保暖的特点。一方面铜、铁、锡本身也是中药类,用之恐与病情不合;另一方面这些金属元素与药液中的药物成分发生化学反应,轻则降低疗效,重则产生毒副作用。水是煎中药时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通常只要是干净的水就行,井水、自来水都可以。忌:不能
2、直接用沸水煎煮,否则药物里的蛋白质很快就会凝固,影响中药内有效成分的煎出。不同药剂的加水量是不大一样的。水少 不足以煎煮出药物中的有效成分。水多 耽误时间,使汤液的浓度降低。所以,水多水少都会影响疗效。一剂汤药在煎制前加多少水才最好呢?煎煮中药的水量是根据药物的性能、具体服用要求、药物的大小以及药味的多少来定的。加水量通常为药物的510倍。或者加到高出药面23厘米左右就可以了。质地坚硬的、粘稠或需久煎的药物加水量可略多;质地疏松,或有效成分容易挥发,煎煮时间较短的药物加水量可略少。煎药前除粉剂等不宜清洗的药物外,应先洗干净,然后用冷水浸泡2030分钟,使药物完全被水渗透,便于有效成分的溶解,然
3、后再加水煎煮。煮汤药的时候长短也会直接影响药物的质量,那么一剂汤药一般要煮多长时间最好?一般药物沸腾后再煎煮30分钟;解表药、清热药、芳香类药物不宜久煎,沸腾后再煎煮1020分钟即可;因为解表药大部分用的是植物的茎和叶的部分,质地疏松,吸水量大,所以煎的时间可以短一些。滋补药物先用中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药约40分钟至1小时。煎药过程中要搅拌药料23次,使药料受热均匀。药中的有效成分更好地溶于水中。一些毒性较大的药物经慢火久煎后,如附子、生半夏等,煎煮的时间也要稍长一些,可以减低或消除其毒性。煎煮时要注意火候,未煮沸前可用猛火,水开后就要用小火,同时应注意加盖煎煮,以防止药物中挥发性成分逸出。
4、煎中药的火力按大小有文火、武火之分。文火就是小火。武火就是大火、旺火,猛火。武火的火焰大,力道猛烈,可以使温度急速的上升,使药液很快的沸腾,但也容易烧焦;文火的火焰较小,力道比较温和。煎药时,通常先用武火将药液烧开,再用文火慢慢的煎。一剂药至少煎两次。这样可以使药物之间充分作用,有效成分溶出彻底,增强疗效当药物内部和外部溶液的浓度达到平衡后,有效成分就不再溶解了,只有将药液滤出,重新煎煮,有效成分才能继续溶解。对于质地厚重或滋润的补益药等可煎三次或更多。药液虑出后,应将吸附有药液的药滓放入双层纱布或透水性能较好的原色棉布中包好,待稍凉后,加压绞取药滓中所吸附的药液。先煎 后下 另炖或另煎 溶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药 煎煮 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