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检验科血、尿、便三大常规解读.docx
《2024检验科血、尿、便三大常规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检验科血、尿、便三大常规解读.docx(11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2024检验科血、尿、便三大常规解读01尿液常规检查一般尿常规检验包括尿液的颜色、透明度、比重、尿PH值、尿中白细胞、亚硝酸盐、蛋白质、葡萄糖、尿酮体、尿胆原、尿红细胞等内容。尿量:成人:(1.01.5)L24h;儿童(1-12岁):(0.31.5)L24h.尿量增多:多尿(2.5L24h生理性:饮水过多、精神紧张、出汗少等;病理性:糖尿病、慢性肾炎、尿崩症、高血压肾病等。尿量减少:少尿(0.4L24h)和无尿(0.1L24h生理性:饮水过少、出汗多、高热、脱水等;病理性:各种肾性疾病(如肾小球肾炎)及肾后性疾病等。颜色:正常人的尿液颜色为淡黄色,也会随着饮水量、活动、饮食的改变而略有不同。常
2、见的异常尿色有以下几种:1、深茶色尿:胆红素阳性,多见于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等。2、红色尿:血尿,可见于泌尿系统结石、肿瘤、感染(包括结核肾小球肾炎等等。此外,有些药物也可以引起红色尿,如氨基比林、苯妥英钠、利福平等,因此发现血尿时一定要首先排除这些破坏分子的影响,结合患者临床症状逐一排除,寻找病因。3、啤酒样至酱油色尿:血红蛋白尿,见于蚕豆病等。4、乳白色尿、乳糜尿、脓尿:常见于丝虫病,或尿内含有大量无机盐类透明度:正常新鲜尿液,多数是清晰透明的,除放置过久和女性分泌物污染的尿可稍混浊外,尿液混浊多见于尿酸盐结晶、乳糜尿、脓尿、血尿。比重:正常范围1.0051.030。尿比重受年龄、饮水
3、量和出汗的影响,婴幼儿的尿比重偏低。尿比重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肾脏的浓缩功能,故可作为肾功能试验之一。1、比重增高:尿少时见于急性肾炎、高热、心功能不全;尿增多时见于糖尿病;2、比重降低: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功能不全、尿崩症、大量饮水。PH值:正常范围是4.68.0o尿的酸碱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饮食种类、服用的药物及疾病类型。1、偏低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饥饿、严重腹泻、呼吸性酸中毒、发热等。2、偏高多见于剧烈呕吐、持续性呼气过度、尿路感染等。白细胞:正常尿液镜检白细胞不会超过5个,如有大量出现则要考虑尿路感染的可能性。但需注意的是影响尿白细胞的因素较多:结晶、小圆上皮细胞、酵母菌、滴虫等成分
4、会导致白细胞增高,造成假阳性。而黄疸尿、尿放置时间过长会导致白细胞降低,造成假阴性。因此不能单纯从尿白细胞阳性判断尿路感染,需结合下述亚硝酸盐结果进行判断。亚硝酸盐:正常情况下尿亚硝酸盐为阴性。尿亚硝酸盐阳性结果常见于:由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肾盂肾炎(约占三分之二),以及尿路感染、膀胱炎、菌尿症等。尿亚硝酸盐特异性可达80%,其对辅助诊断泌尿系统感染有很高的价值,亚硝酸盐为阳性基本可以初步判断为泌尿系感染。若尿路感染细菌(如阳性菌)不能使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或尿在膀胱中存留较短,或尿中缺乏硝酸盐,也会产生阴性结果,需要注意。蛋白质:正常人的尿液中偶尔有少量蛋白,包括白蛋白、球蛋白及肾小管分泌的
5、一些其它小分子量蛋白。正常尿常规检查尿蛋白为阴性,24小时尿中蛋白总量小于150mg,其中白蛋白不超过30mgo导致蛋白尿的原因很多,要想诊断为病理性蛋白尿,还需排除以下几种因素:1、功能性蛋白尿:机体精神紧张、剧烈运动、低温刺激,多见于青少年。2、体位性蛋白尿:卧位时阴性、站立过久为阳性,多见于青少年。3、偶然性蛋白尿:尿液中混入生殖系统排泌物,可出现尿蛋白的假阳性。而当患者注射过大量青霉素时,则正相反,可导致尿蛋白的假阴性。尿蛋白检验也是肾病患者的重要指征,如判定患者尿蛋白阳性具有临床诊断价值,可进一步做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查。酮体:正常人尿酮体定性试验为阴性。在饥饿、各种原因引起的糖代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4 检验 便三大 常规 解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