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珍珠喉(痹)的诊疗.docx
《中西医:珍珠喉(痹)的诊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西医:珍珠喉(痹)的诊疗.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中西医:珍珠喉(痹)的诊疗珍珠喉(痹)是因肺脾积热,风热邪毒外袭所致,以喉关或口腔生疱疹,红盘黄顶,其形如珠为主要表现的咽喉病。以其有生于口腔或口角处者,又名赤口疮。本病有急、慢性之别。急性者多发于冬春之交,以儿童及青少年居多;慢性者多发生成人,又称喉疳。本病相当于西医病毒性咽炎。本病在古代文献中,属喉痹、口疮等病证范畴。珍珠喉之名,出于喉科种福卷4,谓其“形如珠,红盘黄顶,散布于喉中,或纷见于口内,其痛异常。初起发热恶寒,头痛身疼。”清代医籍中有类似本病的论述,但病证名各异,容易混淆。如咽喉脉证通论之“风热喉疾”谓:“其状喉间红筋红瘪,或蒂丁两旁微有疙瘩,一起即觉,时作寒热;若食热毒之物而超
2、,不作寒热。”焦氏喉科枕秘之“七星疮”谓:“上腭生疮,似粟如珠,或黄或白,口中腥臭,手足怕冷,身体畏寒。”这些描述有类似于本病之急性者。喉科指掌论喉疳说:“此症肾虚火旺,沸腾上部而发,喉间上下有青白红点,平垣无刺,故名喉疳。声不哑,不咳嗽,两尺脉虚者是也。”疡科心得集亦云:“喉疳,喉间上腭有青白红点,平垣者是也,或亦有喉间作痛而溃烂者。此由肾虚火旺,沸腾上部而发。”这些描述有类似于本病之慢性者。病因病理L风热犯咽:外感风热邪毒,引动肺脾郁热,上蒸咽喉口腔。2.虚火灼咽:脏腑亏损,湿毒内郁,阴血不足,虚火挟湿毒熏灼咽喉口腔。西医认为病毒性咽炎的病源体种类很多,如疱疹病毒、腺病毒、冠状病毒、合胞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西医 珍珠 诊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