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护理安全质量目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科护理安全质量目标.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外科护理安全质量目标(一)规范术前备皮方法,减少切口感染发生。L建立外科切口感染监测制度,监控切口感染发生。2 .制定术前患者皮肤准备指引。3 .手术区域需要剃毛者应在术前2小时内进行。4 .手术部位的标识应严格执行床边双人核对。(二)规范术前呼吸功能锻炼,减少术后肺部感染发生。L术前评估患者吸烟史、肺部疾病史、用药史及肺部X线结果,吸烟患者劝导戒烟。5 .指导患者深呼吸、腹式呼吸及有效咳嗽训练。6 .围手术期注意保暖,预防感冒。7 .术后病情允许应抬高床头。8 .制定术后呼吸功能锻炼计划,落实促进排痰措施。9 .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肺功能恢复,减少肺部并发症。(三)规范疼痛管理,提高患者舒适度
2、。L制定术后疼痛评估及记录制度,减少疼痛对患者康复的影响。2 .观察疼痛发生及发展规律,有预见性地进行干预,预防疼痛的发生。各种操作应以无疼或少疼为原则3 .观察各种镇疼措施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及时处理。4 .给予舒适的卧位。(四)严格液体管理,维持水电解平衡及稳定。L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尿量、中心静脉压等,及时发现体液失衡的征象。2 .密切观察患者伤口敷料及引流液情况,及时发现术后出血的征兆。3 .根据病情制定液体及电解质的输注计划,预防水电解失衡的发生。4 .严密记录出入量。建立液体和固体食物摄入量的准确记录,按照固体食物水分换算表格进行换算。5 .监测患者的电解质水平,及时发现“危急值”
3、并及时报告、处理。(五)关注高危手术患者,降低手术风险。L运用营养筛查量表进行外科术前营养评估,及时与医生沟通,对营养不良及存在营养风险患者进行合适的营养干预。2.开展手术高危人群的筛查工作,建立高危病人开展术前访视及联合会诊的制度。3,对围手术期患者进行心理评估,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实施护理干预。对恐惧、焦虑患者可选用镇静剂保证睡眠,对严重抑郁患者应及时请精神科会诊。4.社会家庭状况评估:对入院患者的经济、家庭支持、社会关系等进行评估,对潜在纠纷、隐患及应对不良者进行干预。(六)提高管道留置安全性,降低非计划拔管率。L建立非计划拔管上报制度,监测管道护理质量。2 .建立各种管道护理指引。3 .各
4、种管理有清晰标识,并稳妥固定。4 .评估拔管高危患者,有非计划性拔管的预防措施。一、 (七)早期下床活动,促进康复。L指导床上主动或被动活动,如翻身、四肢伸展运动、深呼吸、有效咳嗽咳痰等,预防肺部并发症发生。2 .评估及控制影响术后活动的各种因素,制定术后活动计划并实施,鼓励早期下床活动,促进早期康复。3 .评估患者胃肠功能及营养状况,记录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肠蠕动情况等,确定进食时机,制定进食计划,协助进食。4 .正确评估术后排尿情况,促进自主排尿。二、 (八)预防手术后低体温的发生。1 .评估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麻醉方式、手术方式等,对有发生低体温可能的患者做好返室后的保暖计划。2 .
5、做好保暖措施,尤其是由手术室转送病人回病房时和将病人过床时。3 .加强体温监测,包括术中、术后体温监测。4 .输入液体、血制品的管理:输入大量液体、血制品时,应根据情况适当加温后再输入。5 .严格执行术前12小时禁食,4小时禁饮原则,避免禁食时间过长。(九)术后早期锻炼,减少DVT及肺栓塞发生。L评估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麻醉、手术等,筛选高危患者。高危患者根据预防指南落实措施。6 .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肢体情况(尤其下肢)等,如患者肢体出现肿胀、疼痛、浅静脉曲张等应警惕深静脉血栓的发生。7 .鼓励患者术后早期活动。卧床者应协助或指导进行肢体的被动或主动运动,如定期改变体位、深呼吸、四肢伸展活动、按摩肢体等,可适当提高下肢;病情允许,尽早下床活动。三、 (十)加强围手术期卧床患者皮肤护理,减少压疮发生。1 .采用压疮风险评估表对术后患者进行高危筛查。2 .对于压疮高危人群及有压疮独立因素的患者,应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预防压疮的发生。3 .定期观察记录患者皮肤情况。4 .发生压疮及时上报、处理。5 .加强营养:提供足够的热量、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