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糖业产业扶贫的探索与实践.docx
《广西糖业产业扶贫的探索与实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糖业产业扶贫的探索与实践.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广西糖业产业扶贫的探索与实践近年来,自治区糖业发展办公室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脱贫攻坚有关决策部署,依托500万亩“双高”基地建设,加大糖业产业扶贫力度,助推广西脱贫攻坚深入开展,取得明显成效。一、总体情况全区500万亩“双高”基地有建设任务的县(市、区)共47个,其中贫困县区23个,建设面积133.33万亩,共投入建设补助资金33.04亿元,发放良种补贴6.67亿元。据统计,已建成的“双高”基地种植收益每亩增加1000元以上,贫困地区的蔗农增收超过13亿元,有效助推贫困户脱贫致富。截至2020年6月底,全区累计完成土地整治502.46万亩,提前一年实现“经营规模化”,“双高”基地由整合前4
2、72.26万块地归并为46.78万块,达到“十并一”,万亩连片片区28个。良种种植率和验收率100%,实现“种植良种化”,带动全区糖料蔗良种比例达93%;推进耕种管收生产机械化,综合机械化率63.72%;完成水利化项目338.89万亩,实现水到地头,蔗农可根据实际建设田间水利工程,因地制宜实施灌溉。二、主要做法(一)创新建设模式,夯实产业扶贫发展基础一是积极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大力推行合作社建设模式。以农民群众为主体,积极引导蔗农通过成立合作社实施自建,根据本村特点加强规划设计,满足群众实际生产需求,降低建设成本,带动贫困蔗农积极参与。以合作社作为主体建设396万亩,占已完成建设的78.9%
3、o如来宾市积极探索“互助建设经营”模式,“小块并大块”后,外出务工群众将土地流转给在家务农的本村亲朋好友,户均种植7080亩,实现适度规模经营。二是挖掘产业发展新动能,推进良繁推广体系建设。依托“双高”基地,加快优质蔗种研发量产,实施甘蔗良繁基地建设,启动甘蔗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组织编制广西甘蔗种业产业化发展规划,加快良繁基地建设步伐,为“双高”基地提供优质种源。目前全区已批准建设51个甘蔗良种繁育推广一、二、三级基地,总建设面积7.14万亩,每年可为60万亩“双高”基地提供优质良种。三是推动蔗糖产业产销一体化融合,鼓励制糖企业参与建设。坚持企业为主体,鼓励支持制糖企业采取直接建设、间接扶持
4、、合作经营等方式参与“双高”基地建设,保障蔗农产品销路,减少产业起伏波动。积极推进糖厂喂蔗台、压榨槽等工艺改造,对机收糖料蔗开通“绿色通道”优先收购,24小时内入厂压榨。目前已完成并投入运行的生产线从3年前的空白发展到现在的20家47条,正在改造建设的11条。(二)发挥建设效益,增强助农扶农成效一是改善产业基础设施,加快土地整治建设。把项目片区内的土地集中收回,统一平整规划建设,农户分散的土地集中到12块面积较大的地块,并完善路网、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田成方、路成网”,改善糖料蔗产业生产条件,增强产业抗风险能力,提升特色产业效益。项目地块整合前后平均为“十并一万亩连片的片区共28个,形成
5、适度规模经营。二是强化产业科技支撑,积极建设水利项目。以技术为支撑,在有条件的“双高”基地建设水肥药一体化、高效节水灌溉设施,推广应用滴灌技术实施精准施肥、定向施肥,减少水肥药用量,旱季可根据甘蔗生长需求灌溉,达到灌旱保产目的。全区应用水肥药一体化技术20万亩,平均亩产可超过7吨。三是增强产业造血能力,持续推广良种良法。积极推广良种良法,大力种植高产高糖优良品种,提升扶贫产业技术水平,增强自身脱贫造血能力。全区良种种植比例达93%,“双高”基地良种率达100%;应用普及测土配方、土壤改良、深耕深松、地膜覆盖、蔗叶还田等先进技术,大幅提高单产。来宾市大里办事处,整体实施“双高”基地建设2.8万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西 糖业 产业 扶贫 探索 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