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皮肤肿瘤疾病的诊治常规.docx
《恶性皮肤肿瘤疾病的诊治常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恶性皮肤肿瘤疾病的诊治常规.docx(11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恶性皮肤肿瘤疾病的诊治常规一、鲍温病鲍温病是一种较少见的早期皮肤原位鳞癌。大多在45岁以上发病,男多于女。临床主要表现为慢性、无症状、有鳞屑的斑块。部分患者伴有皮肤以外恶性肿瘤。【主诉】患者常因身体某部位红色斑块并逐渐增大而就诊。【临床特点】L临床症状(1)好发部位:皮损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的皮肤,但以头面部(约占2/5)和四肢(约占1/3)近端最为常见。亦可见于口腔黏膜、眼结膜、甲床、女阴、龟头、肛门、泌尿道等。(2)症状:病变通常单发,也可多发。呈暗红色斑块,界限清楚,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表面覆盖有鳞屑或痂皮。揭去痂皮,可显露湿润的糜烂面,高低不平。有的皮损上可出现疣状结节。2 .误诊分
2、析临床上应与寻常疣、萎缩性扁平苔葬、脂溢性角化病、光化性角化病、浅表性基底细胞癌、湿疹样癌(Paget病)、女阴白斑、三期梅毒、银屑病等鉴别。【辅助检查】组织病理检查可见表皮内有不同程度的角化过度和角化不全,棘层肥厚,细胞增生,排列紊乱;核质比例增加,染色深浅不均,核周可呈空泡状。个别细胞角化不良,偶见角化珠等。【治疗要点】(一)治疗原则本病治疗方法较多,但以手术切除效果最好。(二)具体治疗方法L手术切除若皮损较小,数目不多,应当首选手术切除。切除范围应包括皮损周围0.30.5cm的正常皮肤,深度应达到真皮深层。手术后切除的皮损应做好病理切片,观察切除是否彻底,如有残留皮损,应扩大切除。必要时
3、做植皮术。3 .电烧灼适用于局限性损害,但术后愈合较慢,且易留瘢痕。4 .冷冻治疗用液氮治疗皮损,冻融周围至少60秒,但本法可能复发。5 .放射治疗可用境界线、X线、镭、钻等作浅表放射接触治疗,但远期可发生放射性坏死、瘢痕等不良反应。6 .局部化疗(1) 5%氟尿咯唳软膏,每日2次,外用,用68周,但有50%患者皮损复发,应注意随访。(2) 1%氟尿咯唳丙二醇或0.7%斑螯素丙酮明胶混合液包封治疗。二、基底细胞癌基底细胞癌又名基底细胞上皮瘤,为基底细胞恶性增生,转移者罕见。本病属于中医的“癌疮”范畴。【主诉】患者多因面部或身体其他部位斑块,或破溃结痂而就诊。【临床特点】(一)主要症状1 .常在
4、中年以后发生。2 .好发于眼眶周围、鼻翼、鼻唇沟和颊部等处。3 .生长缓慢,但日久可局部破坏,很少转移。(二)次要症状根据临床形态可分为以下5型。L结节溃疡型较常见,皮损一般为单个,初为蜡样小结节,中央易溃破,溃疡面扁平,边缘卷起,似毛细血管扩张,中心有棕色痂,将痂剥去后,基底易出血,愈后可留有瘢痕。4 .色素型同结节溃疡型,但有明显褐色素沉着。5 .局限型硬皮病样或硬化型局部皮肤硬化,呈白色或淡黄色,边界不十分清楚,略高出皮面,最后破溃、结痂。6 .浅表型多见于躯干,皮损为一片或数片鳞屑性红斑,表面有糠状鳞屑,扪之有轻度浸润感。外围有线形蜡样边缘,可部分破溃,形成浅表溃疡,愈后可留有瘢痕。5
5、.纤维上皮瘤型常见于背部,皮损为一个或数个高出皮面的结节,质地中等,表面光滑,淡红色,常略带蒂,偶或破溃。(三)误诊分析L鳞状细胞癌易转移,转移后常侵犯附近淋巴结。组织病理学检查可以鉴别。2,盘状红斑性狼疮表面角质增生,毛囊口扩大,内含角栓,有萎缩斑,不形成溃疡,常在颜面呈蝴蝶状分布。组织病理学检查可以鉴别。3,寻常性狼疮呈深红褐色,有狼疮结节,易破坏面容,结核杆菌检查及结核菌素反应均呈阳性,组织病理检查为结核性肉芽肿。4 .角化棘皮瘤本病与基底细胞癌的结节型相似,但本病常为红色半球状结节,中央有大角质栓,在数日内生长迅速.并可自行消退。【辅助检查】组织病理检查示瘤实质主要由基底样细胞组成,边
6、缘部分瘤细胞排列成栅状,瘤实质与间质之间有对PAS染色呈阳性反应的基底膜带。【治疗要点】L治疗原则基底细胞癌恶性程度低,罕见转移,因此治疗的重点在局部病变的处理上。5 .具体治疗方法(1)全身治疗:采用博来霉素每次15mg,每周2次,静脉注射,总量可达2000mg.(2)局部治疗:可选用放射疗法及手术疗法。癌瘤较小,在皮下尚可活动者可行冷冻疗法、电凝固法或激光疗法等。6 .治疗注意事项(1)防止过度的日光暴晒。(2)对各种慢性皮肤病应积极治疗,防止发生癌变。三、鳞状细胞癌鳞状细胞癌通常简称鳞癌,又称为表皮样癌、棘细胞癌。是一种赘生在人体肌肤上的一种恶性肿瘤,恶性程度较基底细胞癌高。【主诉】患者
7、常因身体某部位结节,增大迅速,继而破溃、流水而就诊。【临床特点】(一)主要症状L常发生于某些皮肤病的基础上,如光线性角化病、慢性放射性皮炎、寻常狼疮、红斑狼疮、慢性溃疡、烧伤瘢痕及黏膜白斑病。2.皮损初起为米粒至黄豆大小坚硬的丘疹或小结节,颜色淡红或鲜红,疮形根盘散漫,水肿,继而在疮顶或边缘出现微高起于皮面,迅速增长,表面粗糙、高低不平的肿块,色泽晦暗,或者顶透紫色,推之不动,固着甚紧。数月之后,疮面渐见溃烂,四周高起,形如菜花。稍有触动即流污秽脓液或血水,并可闻到腥臭气味。(二)次要症状1 .浸润明显,深入破坏性强大,早期侵犯附近淋巴结。2 .好发于暴露部位,尤以手背、前臂、头皮、颜面及耳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恶性 皮肤 肿瘤 疾病 诊治 常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