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浅真菌病的诊治常规.docx
《表浅真菌病的诊治常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表浅真菌病的诊治常规.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表浅真菌病的诊治常规一、花斑癣(一)病因及发病机制1 .本病由嗜脂酵母菌一圆形或卵圆形糠秋电子菌引起。这是寄生于正常人体皮肤的常见菌群之一,寄生于浅表角质层的细胞外和细胞内,头皮及胸背部的检出率可达74%100%,属条件致病菌,仅在多因素的特殊条件下,如家族易感性、表皮更替时间延长、局部多脂多汗、高温潮湿、营养不良、慢性感染等,糠秋抱子菌寄生密度增加可由腐生性酵母型转化为致病性菌丝型而致病。2 .糠秋抱子菌在体外能产生二羟酸,该物质具有抑制酪氨酸酶和黑色素细胞的细胞毒作用,从而可引起花斑癣损害的色素减退。(一)临床表现L初起损害为围绕毛孔的圆形点状斑疹,以后逐渐增大至甲盖大小,边缘清楚。邻近损
2、害可融合成环状或不规则大片形,而周围又有新的斑疹出现。表现附有少量极易剥离的灰色或褐色糠样鳞屑。3 .皮疹颜色与患者肤色和日晒程度有关。可呈肤色、淡黄色、灰白色、淡红色或褐色。有时多种颜色混杂共存,状如花斑。皮疹无炎症反应,偶有轻痒。4 .好发于胸背部,也可累及颈、腋、腹部、四肢近心端和其他部位,婴幼儿的面部也可以发生。以青壮年男性多见。病程慢性,冬季皮疹减轻或消失,遗留脱色斑,夏季可复发。(三)诊断及鉴别诊断根据典型临床表现,刮取皮屑做真菌直接镜检,可见弯曲或弧形菌丝和簇状圆形厚壁抱子,以及皮损在滤过紫外线灯下呈黄色荧光等,诊断不难。应与白瘢风、玫瑰糠疹、红癣相鉴别。(四)治疗L外用药物2%
3、克霉嗖霜、现特比蔡芬霜外用(该药不经汗腺分泌,口服无效);K奈替芬霜,2.5%硫化硒霜或洗剂、1%联苯羊嗖霜或2%酮康嗖洗剂(采乐洗剂)等。以上治疗均有良效,一般用药24周可临床治愈。治疗期间应减少洗澡次数,以保持药物停留在皮肤上的浓度和时间。内衣应煮沸消毒。治愈后仍须继续用药2周以防复发。5 .内服药物伊曲康嗖每日200mg,饭后服,连服7d:或酮康嗖400mg,饭后服,每周1次,连服2次;或氟康嗖每周150mg,连服3次。二、糠秋抱子菌毛囊炎糠秋抱子菌毛囊炎是由圆形糠枇抱子菌和(或)卵圆形糠枇抱子菌所引起的毛囊炎性病变。(一)病因及发病机制糠秋抱子菌是人体正常菌群之一。在促发因素影响下,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真菌 诊治 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