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光现象提优专题答案.docx
《学生光现象提优专题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光现象提优专题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光现象分类1 .以下物理量中可以用光年作为单位的是(B)(八)时间;(B)长度;(C)速度;(D)面积。2 .黑板上发生反光现象时,看不清黑板上的字迹,这是因为(C)(八)反光处入射角光太暗了;(B)反光处发生了漫反射;(C)反光处发生了镜面反射;(D)反光处外表光滑,反射性能差。4、把一滴水银滴在玻璃板上,这滴水银大致可看成(A)(八)凸面镜;(B)凸透镜;(C)平面镜;(D)凹面镜。5、一束光从真空如射到某一透明物质的外表上后,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现象,如果反射光线跟折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为(Q;(C)(D)图213、在以下光学现象中,遵循反射定律的是工,遵循折射定律的是BCD一。A岸边的景物
2、在水中产生倒影;B使用放大镜观察微小物体;C透过窗玻璃观察窗外景物;D幻灯机中,放在光源和幻灯片之间的聚光镜使光线会聚。14、某甲利用平面镜反射看到了某乙的眼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A、某乙一定也能从同一平面镜同时看到某甲的眼睛;B、某乙定不能从同-平面镜同时看到某甲的眼睛;C、A和B两种结论都有片面性,结论和平面镜的质量有关;D、A和B两种结论都有片面性,结论和某甲隐藏得是否巧妙有关。15、如果不慎在照相机的镜头上沾上了一个小墨点,那么照出的相片上(D)A、有一个放大的墨点像。B、有一个缩小的墨点像。C、一片漆黑。D、没有墨点的像。16、如下图,水池的宽度为L,在水池右侧距离池底高度H处
3、有一激光束,水池内无水时恰好在水池的左下角产生一个光斑。L=H,现向水池内注水,水面匀速上升,那么光斑(A)A、B、C、D、匀速向右移动, 匀速向右移动, 减速向右移动, 加速向右移动,且移动速度小于水面上升的速度。且移动速度大于水面上升的速度。但速度始终大于水面上升的速度。但速度始终小于水面上升的速度。17、如下图,凸透镜竖直放置,凸透镜焦距为f,现有一点光源S在凸透镜左侧以凸透镜两倍焦距处为圆心,在经过主光轴的竖直平面内做顺时针圆周运动,直径为D,那么fD2f,那么在以下关于点光源所成像S运动轨迹的各图中,正确的选项是(C)18、飞机在赤道上方由西向东匀速飞行,不考虑光线在大气中的折射,以
4、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A、乘客看到“日出”时,飞机正下方地面上的人过一会儿才能看到,乘客看到“日落”时,飞机正下方地面上的人已经提前看到了。B、乘客看到“日出”时,飞机正下方地面上的人过一会儿才能看到,乘客看到“日落”时,飞机正下方地面上的人也要过一会儿才能看到。C、乘客看到“日出”时,飞机正下方地面上的人已经提前看到了,乘客看到“日落”时,飞机正下方地面上的人过一会儿才能看到。D、乘客看到“日出”时,飞机正下方地面上的人已经提前看到了,乘客看到“日落”时,飞机正下方地面上的人也已经提前看到了。19、如下图,OCr为凸透镜的主光轴,将点光源放在A点时,像在B点;将点光源放在B点时,像在C点。
5、当将点光源放在C点时,那么A(八)一定在B点成一个实像03_O,(B)一定在A点的左侧成一个虚像(C)可能在B、C之间成一个实像第14题图(D)可能在C点的右侧成一个虚像20、如下图,光线AB经过某凸透镜的一个焦点,B点在薄透镜上。F是该透镜的另一个焦点。假设使用圆规和刻度尺来确定透镜的位置,那么还需知道的条件是(D)(八)光线AB经过的焦点位置b(B)透镜光心的位置.(。光线AB经透镜后的折射光线A(D)不需要任何条件第U题图21 .细心的小明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如果翻开窗户,直接看远处的高架电线,电线呈规那么的下弯弧形;而如果隔着窗玻璃看,电线虽然整体上也呈弧形,但电线上的不同部位有明显的
6、不规那么弯曲,当轻微摆动头部让视线移动时,电线上的不规那么弯曲情景也在移动。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C)(八)玻璃上不同部位对光的吸收程度不同(B)玻璃上不同部位的透光程度不同(C)玻璃上不同部位的厚度不同(D)玻璃上不同部位对光的反射不同22 .如图H所示,平面镜OM与ON夹角为,一条平行于平面镜ON的光线经过两个平面镜的屡次反i返回。那么两平面镜之间的夹角不可能是(A)”募繇瓶)(八)20(B)150(C)IO0(D)523、一物体放在凸透镜前20厘米的主光轴上,在光屏上能得到放大的像,据此可判断CA物体放在凸透镜前主光轴上21厘米处,一定能得到放大的实像;B物体放在凸透镜前主光轴上1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生 现象 专题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