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与“宅”在家的孩子变得更亲近?(2022年).docx
《如何与“宅”在家的孩子变得更亲近?(2022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与“宅”在家的孩子变得更亲近?(2022年).docx(12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如何与“宅”在家的孩子变得更亲近?一、如何避免触发家庭“内战”的原因近期,全国本土疫情呈现传播范围广、传播链条多、疫情波及面扩大的严峻复杂态势。多地开启“线上教学模式”,孩子不能去校园上学会感到烦闷,家长待在家里既要忙工作,还要忙生活琐事也有苦恼。不少家庭的亲子关系逐渐进入紧张状态,家长和孩子互相看不顺眼。孩子居家学习期间,二、化解孩子焦躁情绪的妙招1、有规律的生活,提升掌控感家长要帮助孩子维持好生活和学习的节奏,避免作息混乱,孩子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好生活和学习的计划,并认真执行。小小的计划可以是学一种乐器,学做一道新菜等等。2、合理规划时间在家合理的时间规划很重要,在相对宽松的时间里,应
2、利用学习高效期,做好每天的规划表。当然,还需要劳逸结合,适时地休息眼睛,眺望远处;做一些室内运动,放松身体。3、每天记录一件“小确幸”的事情生活中有很多的“小确幸”,但往往因平时忙碌的学习生活而被忽略。宅在家中的这段时间,可以和孩子一起留心发现每天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小确幸”,并且记录在一个本子上,在放大幸福的同时也就能把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抛之脑后了。二、孩子在家学,家长怎么做?(-)不要过度以孩子为中心孩子的教育固然非常重要,但也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不能代替生活的全部,而且好的生活本身就具有教育的功能,比如让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孩子既学会了某种生活技能,又提高了他的责任心。大人有大人的生活
3、,孩子有孩子的生活,合理的家庭生活要适合每个人,而不只是满足个别人。以孩子为中心的家庭,往往容易只把孩子的学习放在核心地位而把其他方面放在次要地位,甚至不明智地要求孩子“把学习搞好就行了,其他就不用操心了”,这种家庭生活,不仅不利于家人,也不利于孩子,矛盾自然会产生。(二)合理安排宅家生活家长一定要做好分工,合理安排家庭生活,保持良好的心态,形成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家庭氛围。全家的生活安排要尽量同步,千万不要让孩子准点起床家长却赖在床上,让孩子去锻炼家长却天天黏着手机。未成年孩子的生活不能完全靠自己安排,需要家长帮助设计。孩子的生活一定要丰富、全面,结合条件和孩子的兴趣有重点地开展。孩子学什么、
4、怎么学,是一个科学问题,设计难度很大,家长要优先听从学校安排,孩子像平时上课一样按部就班地跟着学习即可,然后根据学校的建议安排其他学习内容。(H)多和孩子聊聊天孩子待在家里容易产生各种情绪问题,需要及时沟通加以化解。沟通的前提是理解,家长要学会读懂孩子。读懂孩子,就要知晓孩子不同年龄段的总体特征,比如六七岁孩子注意力往往不集中,十二三岁的孩子很叛逆等,这些是阶段性共性特征。同时,每个孩子都是具体的孩子,家长要读懂自己孩子的行为、情感和思想等,尤其要读懂孩子内心的困惑。家长要学会做一个倾听者,多和孩子聊聊天,让孩子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锻炼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孩子的沟通是否顺畅,也是家长家庭教育
5、能力的试金石。(四)和孩子多一点“共同关注”学习固然重要,却也必然融于生活。家长们应该思考,如何借助居家的便利环境,使网课学习变得丰盈立体。以收看节目为例,优秀的节目,催人奋进。如果能够好好利用这些闲暇时光,必能使孩子的学习如虎添翼。(五)提前和孩子达成共识坦坦荡荡告诉孩子,作为家长,孩子居家学习期间,你会做什么,你会怎么做。让孩子心理有准备,有预期,不至于每一次参与都变成一场有损亲情的战役。规矩还是要有的,建议家长提前和孩子达成以下共识。例如孩子在家上网课,家长可以对孩子做以下要求:1、生活作息规律,尽量根据学校常态的时间节奏走。2、网课课堂上,不随身携带手机。3、听课期间不关门(有噪音除外
6、),不走动,不聊天,不做与课堂无关的事。4、听课要做笔记,不可只是做看客。至于其他补充,每个家庭自行安排。(六)家长要适当监督实践证明,有监督的学习行为,往往更高效。作为家长,有必要履行观察、提醒、反馈的职责。孩子在家学习,缺乏学校的集体氛围,难免容易走神,家长应做好监督工作。例如:1、悄悄观察孩子有没有在听课,听课的状态是不是良好,有没有做课堂笔记;2、翻开作业本看一看,看看书写的数量,初步了解完成的质量。三、适合在家开展的学习活动(-)幼儿阶段(36岁)1、每天5个“10分钟”,孩子宅家不单调目标:把家庭成员之间的关心和爱护用幼儿能够接受的方式呈现为可看、可操作、可表达的方式,便于幼儿理解
7、;以活动的形式促进成人与幼儿的互动;引导幼儿关注自己的情绪,学习正确排解情绪的办法。活动:10种情绪,十分有趣准备几个小瓶子(最好透明的),请幼儿用颜色、符号等分别绘制高兴、难过、委屈、生气、期待、惊讶等10种情绪的标志。在每日活动中,随机用便签纸记录自己的情绪及其相关的事,装进对应瓶子里,每天晚上跟家人一起分享,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情绪。10分时间,十分价值每天确定一个以10分钟为单位的时间段,家长找到一个有代表性的新闻,读给幼儿听,鼓励幼儿谈谈自己的感受,增强幼儿的社会性。10种快乐,十分开心鼓励幼儿寻找不同材料,可以绘画、可以粘贴、可以拼搭,通过不同方式展示自己10件快乐的事,发展幼儿表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如何 在家 孩子 变得 亲近 2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