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策略研究.docx
《教育论文: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策略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论文: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策略研究.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教育论文: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策略研究摘要比喻是修辞手法的一种,与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并列为小学语文学习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基于比喻修辞的教学讲解与应用探索,能够使教师获得常见修辞手法的教学类比经验。在比喻修辞手法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引入比喻概念,为学生明确修辞种类;然后进行修辞讲解,激发学生的感知兴趣;在此基础上再加强分析教学,强化模仿表达,并在实践运用中提升学生修辞技巧的习得。这样教学,兼顾理论与实践,能够为之后其他修辞手法的学习提供优质参考。关键词修辞手法;比喻;讲解;运用修辞的种类繁多,而学生最先接触且最熟悉的修辞手法是比喻。因此在修辞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比喻手法的讲解入手,运用读写结合的理
2、念,循序渐进地为学生推开修辞教学。首先,教师可以结合教材课文引入比喻这一修辞手法的概念,帮助学生明确修辞的种类;其次,以引入案例或者开展活动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辅助学生理解比喻的实际含义;再次,拓展学生学习与了解修辞手法的渠道,以丰富的资源强化学生对修辞技巧的理解;最后,以微写作的方式引导学生应用修辞手法,强化学生对比喻修辞的应用能力。一、引入概念,明确修辞种类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比喻等修辞手法在大部分文章中都有丰富的体现。教师应当在阅读教学中抓住学生的质疑点,以课文为案例,引入比喻修辞手法的概念,并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去寻找不同的本体和不同的喻体,使学生对各种比喻修辞手法的应用案例有明
3、确的认知。以青蛙写诗为例,学生在朗读后提出了自己的疑惑。生1:老师,蝌蚪和小泡泡变成了逗号和句号,那它们还能变回来吗?生2:我来回答,它们没有真的变,而是像我们玩游戏一样,只是说一说。师:说得对,它们没有真的变,而是它们自己的样子像逗号和句号。这是一种叫作比喻的修辞手法。这种手法以联想为基础,以不同东西之间的相似之处为连接,用具体的东西来替代不具体的东西。你看,蝌蚪有一个大大的头和一条长长的尾巴,如果蝌蚪将尾巴弯成一个弧形,像这样(在黑板上画弧),那是不是很像一个逗号呢?生3:那它们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师:你们想,水里有逗号吗?没有!本来动物们要靠想象,想着那里有个逗号。但蝌蚪说自己来当逗号,大
4、家一看就明白了。生4:我懂了,这是打比方,就像我妈妈在夸我的时候就会说我的脸蛋红红的像苹果,很可爱。虽然我不知道我的脸有多红,但是一说到苹果,我就知道了,和苹果一样红。师:没错,这就是比喻了。而且,比喻分为两部分,本体和喻体。其中,被比喻的事物,也就是脸或者蝌蚪的身体,就是本体;用来打比方的事物,也就是逗号和苹果,就是喻体。而且相同的本体还可以有很多喻体,如红红的、可爱的脸,你们觉得还可以用什么喻体呢?生5:像一朵红红的花一样,其中花是喻体,脸是本体。生6:还可以比作水蜜桃,粉红粉红的。教师抓住学生话语中表露出的对教材中修辞手法应用案例的疑惑作为教学切入点,引导学生以课文或者生活案例为基础,明
5、确比喻等修辞手法的基础概念,并以细化提问的方式辅助学生明确修辞手法的具体定义,学生在熟悉的事物中很快就掌握了修辞手法的概念。二、激发兴趣,进行修辞讲解从语文学科的视角来看,比喻手法是一种具有趣味性的修辞,作者通过比喻能够将自然或生活中的各项事物以夸张、离奇或者富有创造性的方式展现给读者。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或者趣味案例引导学生代入作者的视角,去感受比喻手法的趣味性,去关注比喻的本体和喻体,然后以分享诀窍的方式间接讲解本体、喻体的含义,从而增强学生对比喻修辞的理解能力。以富饶的西沙群岛这一课的教学为例,在引导学生朗读完全文之后,教师进行了激趣引导。师:课文中好几个地方应用了比喻的修辞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 论文 比喻 修辞手法 运用 策略 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