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工业现场觅诗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入工业现场觅诗意.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深入工业现场觅诗意新工业诗歌成为新型工业化道路上的生动诠释。在科技发展的助力下,每一个新工艺、新技术、新意象的出现,都像血液一样注入中国当代工业诗歌的肌理,都意味着中国工业发展有了新的面貌、新的动力、新的质变。什么是“新工业诗歌”?新工业诗歌的关键词是“新工业“诗歌”只是“新工业”呈现的艺术形式。而“新工业”主要指近年来随着高铁、共享经济、快递业、物流业、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以芯片、5G、北斗导航、人工智能、航天航空、深海作业等为代表的科技力量改写了大众的日常生活,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绿色低碳、生物制药、新材料、新工艺等新兴产业赋能诗人激情创作。相比“旧工业诗”,新工业诗歌的关键在于
2、“新”。创作主体上的新改变,不单单是纵向的、个人诗歌表现技巧上的变化,更多的是诗人在直觉、意识、思想等多方面的改变。诗人从“小我”到“大我”,实现个人命运与国家发展的同频共振。伴随着新能源、大数据、物联网、无人驾驶等科技革命的发展,绿色、生态与智慧成为新工业诗歌鲜明的想象元素。如王学芯在工业中心中写道,“产品与纯洁蕴含蔚蓝色天际的光辉/似乎属于每一个人”o诗人使用简洁、明快的诗歌语言建构积极的新工业想象,它不仅是现代的,而且服务于百姓日常生活,将瑰丽奇幻的想象与科技发展的显著成就相结合,形成深沉而激昂的美学风格。应该说,新工业诗歌创作已经取得一些成绩,但相较其他题材,受到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
3、主要根源是诗歌总体质量上还有待提高。一些作品过于空洞,表现手法陈旧,过于写实,缺乏想象和诗意。“一手螺丝,一手电木匕/左手舞动,右手旋转飞扬的动作如指挥艺术/成就每一位工艺家。”这样的诗歌写实有余,留白不够,诗意不足,缺乏新颖的想象,客观上抑制了诗歌美感的喷发。也有一些作品在叙述、抒情时视角过度偏于单一意象,形成一层严密而苍白的修辞外壳,阻碍了诗思的有效延展,诗歌的想象力无法得到张扬与凸显,诗行内在的节奏也由此变得板结O新工业诗歌作品的提高首先要注重真和美的问题,避免为实现审美预设而出现“人造式”情感。部分新工业诗歌有意识地抛弃宏大书写,导致“悲壮”和“阳刚”等美学意蕴的缺失。也有一些新工业诗
4、歌的旨趣单纯地指向“工业”,并没有指向“人”,没有“工业之美”这个前设,容易出现“打油诗”,弱化了诗意,冲淡了诗味。新工业诗歌应以“新”为基石,这要求诗歌必须传递、书写工业生产生活领域出现的新变化与新内容,充分发掘人面对新工业时涌现出的新经验、新感知和新情绪,这些经验、感知和情绪往往带有具体而细微的时代精神共性。创作主体要将新工业这样一个紧密联系着国家发展、时代进程的主题,充分地融入个体的生命体验与情感结构之中,从“常识”中发现“美感”,从“美感”中发现“奇迹”,将强烈的情感与精巧的意象融在一起,化为撼人心魄的诗的交响和诗的画卷。与此同时,还需要充分挖掘工业战线和工人生活中的诗歌矿藏。要想提高
5、新工业题材的诗作质量,必须解决好创作中的广度和深度问题,解决好创作关系上存在的思考不深入和认识不充分的问题。既然是新工业诗歌,追求“新”字仍是关键所在,这就要求诗人扎根于工业发展的一线现场,掌握第一手素材,获得原初性的感受。当今,随着我国对安全、环保、合规生产的高度重视与完善,领衔产业发展的企业,都是蓬勃向上、绿色规范的工业。所以,创作者们应有意识地把与工业相关的一切,还原为一种真实的、诗意的日常,做到有情感的介入,到现场发声。一些诗歌作品之所以质量不高,说到底,还是创作者习惯于坐在咖啡屋里、空调房里运用诗歌技巧进行写作,而不是扑进沸腾的车间,与轰鸣的机器进行凝视,与流汗的工人进行相拥,写出的诗歌不是热腾腾的,而是冷冰冰的。真正有抱负的诗人,应当通过生命与语词的介入,使机器变得有情感、有血肉,在“铁的世界”中闪耀灵魂的律动。诗人不仅要赋予新工业诗歌强烈的时代意识、生命意识、使命意识,而且要力图彰显新工业战线上激情洋溢的中国经验、中国智慧与中国力量。真正有追求的诗人,应当深入挖掘个人真实的生命体验,注入真实的情感体验,放飞生动可感的美的想象,用心用情创作,让新工业诗歌因为见证伟大时代的多元图景而散发出永恒不灭的光彩。(作者:聂茂,系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20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