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楼大街道路规划设计方案汇报稿.docx
《钟楼大街道路规划设计方案汇报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钟楼大街道路规划设计方案汇报稿.docx(9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钟楼大街道路工程规划设计方案1.1 方案设计原则本工程设计在以规划为依托的前提下,符合城市路网规划、道路红线、道路功能,并应综合考虑土地利用、文物保护、环境景观、征地拆迁等因素。本次建设工程对道路功能的定位和功能进行重新的整体诠释,提出道路的设计要适应周边通行出入要求,提高道路综合承载能力,突破旧的道路建设局限,重视道路修建的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服务城镇,合理交通渠化,配套完善公用设施,将两侧建筑、与城市道路有机的融为一体,形成开放式的整体城区空间,尽量采用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以节省投资,做精品工程。1.2 项目建设范围及规模该工程位于市区,道路起点为公园街,终点位于药王庙交叉口,道路
2、全长3600m,规划红线宽度60.0m。是市区南北方向的一条主干路。道路断面形式为三幅式:人行道+非机动车道+隔离带(行道树)+机动车道+隔离带(行道树)+非机动车道+人行道。本次建设内容包括:道路工程、给水工程、排水工程、供热工程、燃气工程、电力工程、照明工程、绿化工程、交通设施工程以及相关配套设施等。1.3 道路工程1.3.1 道路平面设计道路中线位置根据规划并结合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布线,使线位更加优美、流畅、舒展。起点位于公园街,坐标为(X=4442.081,Y=457.105);终点位于药王庙交叉口,其坐标(X=2025.560,Y=490.904),道路设计全长为606.5米,道路由北
3、向南依次与六里巷(交点桩号0+296.855)、新合西路(五一路)其交点桩号为0+572.84、四发巷(其交点桩号为0+845.19)、福利路(其交点桩号为1+238.52)、冬真路(其交点桩号为1+450.337)、一民路(其交点桩号为1+891.83)、南环路(其交点桩号为2+259.57)相交。道路中线依原有线型,全程共设四处转点,桩号依次为0+5710.305、1+2381.521+9514.14K2+2159.567o其参数见附图3。132横断面设计1、横断面设计原则1)道路横断面设计是在原有红线范围内。2)道路横断面设计是在尽可能满足城市规划的条件范围内进行。横断面型式、布置、各组
4、成部分尺寸按道路等级、行车速度、设计年限的行车道交通量、交通组织和绿化等因素统一安排,在保障车辆和人行交通的安全畅通前提下,尽量提高道路的绿化率。3)道路横断面设计应考虑近远期结合,预留管线位置,为远景发展留有适当的余地。4)保证交通的安全和畅通,做到满足现状,适当超前。5)人行道宽度、行车道、绿化带根据道路现状、红线宽度和人流量、非机动、机动车流量确定。2、横断面设计方案0+0000+560道路断面为:4.15m人行道+4.5Om非机动车道+2.2m隔离带(行道树)+28.3m机动车道+2.2m隔离带(行道树)+4.50m非机动车道+4.15m人行道;0+5602+602.557道路断面为:
5、3.15m人行道+4.5Om非机动车道+2.2m隔离带(行道树)+30.3m机动车道+2.2m隔离带(行道树)+4.5Om非机动车道+3.15m人行道。行车道路拱采用15%横坡,非机动车道、人行道采用1.5%反向横坡。1.3.3 纵断面设计道路纵断面按照城市道路设计规范的要求、依据自然地面标高并结合原有现状道路交点标高进行设计,考虑行车安全、舒适、纵坡宜缓顺,起伏不宜频繁,并考虑到沿线各门店和平交路口标高、平纵配合及对该路段少填少挖、土方平衡、排水要求等。道路主要控制点依据现状地形及沿线相衔接交叉口为控制高程并考虑沿道路两侧居民商铺及原有行道树等标高等进行设计。纵断面设计高程为道路中线高程。纵
6、段设23处竖曲线,其桩号及参数见附表;共设23个纵坡,最小坡度0.088%,最大坡度0.998%,最小坡长IIom,最大坡长386.233m。部分道路遇特殊困难纵坡小于0.3%时,在该路段采用加密雨水篦的措施,以满足排水要求。1.3.4 沿线道路交叉设计各相交道路均采用平面交叉方式,交叉口设计以满足行车视距要求为原则,根据不同的相交道路宽度和转弯车速进行合理的选取。交叉口设计施工范围以道路转弯半径的切点为界。本次设计分别在交叉路口处采用断开机非隔离带,加宽非机动车道宽度,增加右转车道的平面交叉口形式,使各向车流在进入交叉口之前完全分离,互不干扰,从而保证车辆顺利通过交叉口。1.3.5 路基路面
7、1、路面设计方案按城市主干路设计车速50Kmh的技术标准进行设计,路面面层有沥青混凝土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两种类型可供选择。以100kN双轮组单轴为标准轴载,其路面结构形式如下: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由上往下为: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18Cm水泥稳定碎石(水泥含量5%);18Cm水泥稳定碎石(水泥含量4.5%);18Cm水泥稳定碎石(水泥含量3.5%);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由上往下为:20Cm水泥混凝土面层(C30混凝土);15m水泥稳定碎石层(水泥含量5%);18Cm水泥稳定碎石层(水泥含量3.5%);20cm干压级配砂砾。对两种路面结构的比较选择如下:(1)技术经济对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钟楼 大街 道路 规划 设计方案 汇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