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物质的溶解性.docx
《第三节物质的溶解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节物质的溶解性.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第三节物质的溶解性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 .了解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2 .认识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以及能够判断某溶液是否是饱和溶液;3 .认识物质的溶解度曲线4 .认识结晶的两种方法和应用能力目标:1 .能够从定义判断某溶液是否是饱和溶液2 .能够通过物质溶解度曲线解决一些具体问题3 .能够初步学会有关溶解度的计算情感目标:在实际操作中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能够利用己学的溶液知识来了解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物质的溶解度及其溶解度曲线,结晶的两种方法教学难点:物质溶解度曲线的有关应用,有关溶解度的计算探究活动:利用实验来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知识
2、整理:一.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1 .溶解性:一种物质(溶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溶剂)中的能力。2 .探究实验:物质的溶解性的影响因素的探究实验试管1234567物质IgNaClIg蔗糖IgCa(OH)23gKNO33gKNO35mL食用油5mL食用油溶剂5mL水5mL水5mL水5mL水5mL水5mL水5mL汽油温度室温室温室温室温加热室温室温现象全溶全溶不全溶不全溶全溶不溶溶解结论:(1)由2、3可知,不同种物质在同种溶剂中的溶解性有所不同;(2)由6、7可知,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种溶剂中的溶解性也有所不同;(3)由4、5可知,同种物质在同种溶剂中在不同的温度下,溶解性也有所不同。因此,我们可以得
3、到,影响固体物质的溶解性的因素为:溶质、溶剂的性质,温度等。应用:我们利用其他溶剂来溶解水不能溶解的物质如:氯仿溶解有机玻璃;酒精溶解香精;香蕉水用来溶解油漆等3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注意点:a.必须要指明一定温度、一定质量的溶剂。在某温度和一定质量的溶剂中,对某种溶质来说已经是饱和了,但是改变温度或者改变溶剂的量,就可能使溶液变得不饱和溶液了。如:20C时,10Og水中溶解了31.6gKN0s恰好得到了饱和溶液;如果是31.6gKN03溶解在20Og水
4、中,就得到了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了;相似的,25时,100g水中溶解了3L6gKN03得到的溶液也同样是不饱和溶液。b.必须指明是何种溶液的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对于某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仅是指不能再继续溶解某种溶质,而其他物质可能还能继续溶解。如:20时,一定量的NaCI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蔗糖,还可以继续溶解。(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判断依据:在不改变温度等其他条件下,往溶液中再加入该溶质,观察是否能够继续溶解。如果能够继续溶解,则在此温度下,该溶液是该溶质的不饱和溶液,而不能继续溶解,则为饱和溶液。(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加溶质、蒸发溶剂、降低温度一般情况下,饱和溶液A
5、不饱和溶液增加溶剂、升高温度当然,也具有特殊情况。(4)一定温度下,大多数物质在一定量的溶剂中都能形成其饱和溶液,而如酒精等,能与水以任意比例混溶,所以不具有其饱和溶液,(5)浓溶液、稀溶液与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浓溶液和稀溶液是为了粗略地表示溶液中溶质含量的多少。浓溶液是指一定质量的溶剂里含有较多溶质的溶液;稀溶液则是指一定质量的溶剂中含有较少溶质的溶液。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如常温下的熟石灰饱和溶液,10Og水中最多能溶解的Ca(OH)2为017g,为稀溶液。),不饱和溶液液不一定是稀溶液。但是,对于同一种溶质的溶液而言,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其不饱和溶液要浓。例在一定温度下,
6、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A.非常浓的溶液B.增加该溶质,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C.很稀的溶液D.比该温度下,该溶质的不饱和溶液浓分析:饱和溶液与浓溶液没有必然的联系,但同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其溶质的不饱和溶液浓。故答案应该选D二.物质溶解性的定量表示1 .固体溶解度(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溶质在IOog溶剂(通常溶剂为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溶解度是为了定量的表示物质的溶解性强弱。公式:物质的溶解度(S) =溶质的质量(ml) 溶剂的质量(m2)100g(2)理解定义中的注意点:a.定温:一定要指明温度。因为某种固体物质在不同的温度下,溶解度有所不溶,故只有指明温度的溶解度才有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节 物质 溶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