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神经根型)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案.docx
《颈椎病(神经根型)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颈椎病(神经根型)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附件2颈椎病(神经根型)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案颈椎病(神经根型)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颈椎骨质增生以及颈椎急、慢性损伤等原因引起脊柱内外力平衡失调,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导致的一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颈项部僵痛,常牵涉至肩部及肩胛骨内侧缘,伴上肢、手部发作性或持续性放射痛或麻木。颈椎病(神经根型)属中医“项痹病”“痹证”“项臂痛”等范畴,系风寒湿邪侵袭、肝肾亏虚、气血不运等因素致颈项经络痹阻不通,筋骨失养,进而导致颈项部僵痛、筋脉挛急、椎骨错缝、肩臂麻痛、活动受限等症状。一、既病防变论治(一)关键技术的基本操作。颈椎病(神经根型)多由邪气侵犯颈项部经络,致气滞血瘀、宗筋拘紧、骨节错缝,亦或是肝肾亏虚、
2、气血不足,不能荣养筋骨,从而出现颈项僵硬、疼痛、肩臂麻痛、活动受限等一系列症状。故本病以“舒筋活络,理筋整复”为治疗原则。以下牵引疗法、推拿疗法和针刺疗法为关键技术的基本操作,适用于颈椎病(神经根型)的各类证型。1.牵引疗法。通常采用坐位枕颌带托牵引法。患者取坐位,牵引姿势以头部略向前倾为宜,将枕颌带兜住患者下颌并调节两侧平衡,注意舒适度,不可卡压患者甲状软骨,调节牵引绳长度。牵引重量从23kg开始,适应后可逐渐增至810kg,每次1020分钟。术者应以患者性别、年龄、体质强弱、颈部肌肉情况和临床症状制定牵引的重量、角度以及体位方案,以患者不适为度。如有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牵引。2.推拿疗法。
3、操作:第一步:颈部及上肢推拿。患者取坐位或卧位,并充分暴露治疗部位。术者手法操作以颈肩部及患肢为重点,以掇法、拿揉法放松颈部、肩部及双上肢肌肉,并拿捏颈项两旁肌肉,然后弹拨颈项部后肌群、肩部肌群筋结点及上臂放射痛区域。最后着重点按风池、风府、颈夹脊、颈百劳、缺盆、肩井、肩外俞、天宗、曲池、手三里等穴位。时间约20分钟。第二步:颈部拔伸法。针对伴上肢、手部发作性或持续性放射痛或麻木者,可加用颈部拔伸法:患者取仰卧位,术者站立或坐于患者头后方,一手托于患者枕后,一手托于下颌,缓缓向后用力牵引拔伸,待拔伸至极限时可停顿23秒,再缓缓放松。根据病情可在拔伸状态下小幅度旋摇颈椎。第三步:颈椎定点旋转扳法
4、。针对颈椎棘突偏歪者,可加用颈椎定点旋转扳法:患者取坐位,术者立于患者后方,一手扶持患者枕项部,另一只手以手掌或前臂托于下颌部位,嘱患者主动屈颈并侧向转动颈椎,当其转动到最大角度时,术者顺势两手协同做一个有限的小幅度提转。如需定位,可以扶持之手的拇指指腹抵住需要调整节段的横突或棘突侧方。手法操作时,注意动作轻柔和缓,力度适中,不宜粗暴旋转头部。使用颈椎拔伸法、颈椎定点旋转扳法时,必须严格把握适应证及禁忌证,并以影像学检查为依据。3.针刺疗法。取穴:颈夹脊、天柱、风池、曲池、阿是穴为主穴,辨证循经取手足三阳经穴、督脉穴位。病位在太阳经配申脉,病位在少阳经配外关,病位在阳明经配合谷,病位在督脉配后
5、溪。颈夹脊穴宜直刺或向颈椎斜刺,用平补平泻法;天柱、风池、曲池、阿是穴用泻法;余穴用平补平泻法。(二)辨证论治。1.风寒湿阻证。症状:头痛或后枕部疼痛,颈项部畏寒,颈项僵硬,转侧不利,一侧或双侧肩臂及手指酸胀痛麻,或头痛牵涉至上背痛,肌肤冷湿,恶寒畏风喜热,颈椎项韧带旁可触及软组织肿胀结节。舌淡红,苔薄白,脉濡缓。治则:祛风除湿,温经通络,散寒止痛。推荐方药:羌活胜湿汤加减(脾胃论)。羌活10g、独活10g,防风10g,JHM10g、蔓荆子15g、炙甘草10g、防己IOgo中医外治疗法:(1)牵引疗法。操作:参照“关键技术的基本操作”部分。每日1次,10次为一个疗程。(2)推拿疗法。基本手法+
6、点按风门、列缺、合谷,配合推擦颈项部。操作:基本手法的操作参照“关键技术的基本操作”部分;点按风门、列缺、合谷,以酸胀为度,每穴约30秒;横擦法推擦颈项部,以透热为度。隔日1次,10次为一个疗程。(3)针灸疗法。基本取穴+风府、大椎、肩井、列缺、合谷。操作:基本取穴的操作参照“关键技术的基本操作”部分,余穴用平补平泻法,风池、大椎加艾灸,留针1530分钟。隔日1次,10次为一个疗程。(4)拔罐疗法。操作:以肩背部膀胱经及督脉、阿是穴为主,留罐5-10分钟。每周23次。膳食:(1)食材/食用药材。猪脊骨、黄鳍、牛肉、排骨、海参、葛根、慧及仁、黑胡椒、花椒、小茴香、生姜、葱白、大葱、紫苏、大蒜、桂
7、花、香椿、陈皮、白芷、樱桃。(2)药膳/药茶。葛根煲猪脊骨(参考中国药膳大典):葛根30g、猪脊骨100go2.气滞血瘀证。症状:头部、颈项部、肩背部刺痛明显,痛有定处,拒按,夜间痛甚,伴上肢麻木,胸胁胀闷,纳差。舌暗红或紫暗,有瘀斑,脉弦涩。治则:行气活血,散瘀止痛。推荐方药:黄茂桂枝五物汤加减(金匮要略)。黄茜30g、白芍30g、桂枝15g、生姜15g、大枣20g、桑枝20g、鸡血藤30g。中医外治疗法:(1)牵引疗法。操作:参照“关键技术的基本操作”部分。每日1次,10次为一个疗程。(2)推拿疗法。基本手法+点按膈俞、肝俞、血海。操作:基本手法的操作参照“关键技术的基本操作”部分;以拇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颈椎病 神经 医治 干预 方案
![提示](https://www.1wenmi.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