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起搏器植入术技术操作规范.docx
《心血管内科起搏器植入术技术操作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血管内科起搏器植入术技术操作规范.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心血管内科起搏器植入术技术操作规范一、临时起搏器安置术【适应症】1、药物中毒等引起的有症状的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等。2、可逆性的或一过性的房室传导阻滞或室内三分支阻滞伴有阿-斯综合症或类似晕厥发作。3、保护性起搏,用于潜在性窦性心动过缓或房室阻滞须做大手术或分娩者。4、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协同药物治疗。【术前准备】1、术前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电解质、血型、传染病检查、床边心电图、床边胸片、床边心脏彩超等。2、术前查房,对患者全身及心脏情况做全面评价,调整水电解质平衡、改善心功能。3、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并签字。6、术前小结。8、建立静脉通道。【操作方法】1、采用经皮股静脉或
2、锁骨下静脉穿刺的方法,在X线透视下,将起搏导管置入右心室心尖部。2、确认电极导管接触右心尖满意后,测定起搏阈值小于IV,将导管的尾部与起搏器连接,以3倍阈值电压行按需起搏。3、将静脉鞘退出皮肤外,穿刺处缝一针或以消毒胶布固定导管,加压包扎。【术后处理】1、患肢制动,平卧位或左侧卧位。2、心电图监测起搏和按需功能。3、临时起搏器放置一般不超过7天。【并发症及处理】1、穿刺部位局部出血和血肿,予加压包扎。2、近期阈值增高或感知不足,可提高输出电压,调整感知灵敏度。3、导管移位,应在X线和心电监测下渐退导管,重新调整导管位置。同时做好心包穿刺的准备,必要时行手术修补。4、穿刺部位局部或经导管引起全身
3、感染,使用合适抗生素,尽早撤出电极导管。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基本原理】将人工心脏起搏系统(脉冲发生器秘电极导线)植入羁人体内,经电极导线将脉冲发生器的电流引入心脏,刺激心脏兴奋,继而收缩产生跳动,恢复泵皿功能。起搏系统主要有单心腔(仅起搏心房或心室)和双心腔(顺序起搏心房和心室)两种起搏方式,前者简单经济,后者更具生理性。【适应证】1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伴有阿一斯综合征或类似晕厥发作。2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无阿一斯综合征或类似晕厥发作,但有明显症状,或由于心率缓慢不能从事正常工作和生活者。3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慢一决综合征,心脏停搏3s,或在快慢交替时产生症状者,或必须使用某些药物,而这些
4、药物可引起或加重心动过缓并产生症状者。4 .房室传导阻滞或室内三分支阻滞伴有阿一斯综合征或类似晕厥发作。5 .莫氏11型房室阻滞或文氏型房室阻滞经电生理检查属希氏束内或以下阻滞者。6 .有症状的任何水平的永久性或间歇性高度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7 .颈动脉窦过敏综合征,有晕厥发作史,心脏停搏3s。【禁忌证】1 .心脏急性活动性病变,如急性心肌炎、心肌缺血。2 .合并全身急性感染性疾病。【术前准备】1、术前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电解质、肝肾功能、胸片、心脏彩超、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窦房结与房室结功能测定、传染病检查等。2、术者术前查房,了解病情。3、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并签字。4、适应证:已排
5、除可逆因素如电解质紊乱、药物与毒物作用、心肌缺血缺氧、心肌炎等。5、已停用阿斯匹林等抗栓药。6、术前小结、术前讨论。7、术前0.5-1小时抗生素使用1次。8、建立静脉通道。【起搏器选择】1起搏器类型窦房结功能障碍房室阻滞神经介导的或颈动脉窦高敏性晕厥单腔心房起搏器(AAI/AAIR)无可疑房室传导异常和不存在发生房室阻滞的危险起搏时需维持房室同步性不适合不适合单腔心室起搏器(VVI/VVIR)起搏时不必须维持房室同步性需要有频率适应性伴慢性心房颤动或其他房性快速心律失常,起搏时不必须保持房室同步性需要时有频率适应性伴慢性心房颤动或其他房性快速心律失常需要时有频率适应性双腔起搏器(DDD/DDD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血管 内科 起搏器 植入 技术 操作 规范
![提示](https://www.1wenmi.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