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变形隧道工程地质特征、围岩变形潜势分级、支护措施表、支护效果记录表.docx
《大变形隧道工程地质特征、围岩变形潜势分级、支护措施表、支护效果记录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变形隧道工程地质特征、围岩变形潜势分级、支护措施表、支护效果记录表.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附录A(资料性)大变形隧道工程地质特征A.1围岩初始应力状态,有实测的应力成果时,应采用实测值;无实测资料时,可根据隧道工程埋深、地形地貌、地质特征、构造运动史、主要构造线和开挖过程中出现的岩芯饼化岩体变形等特殊地质现象按表AQ1.进行评估。表AO1.围岩初始地应力状态评估标准初始地应力状态主要现象评估基准(Rcmax)一般地应力岩芯无或少有饼化现象,开挖过程中洞壁岩体有一定的位移,成洞性一般较好7高地应力岩芯时有饼化现象,开挖过程中洞壁岩体位移显著,持续时间较长,成洞性差47极高地应力岩芯常有饼化现象,开挖过程中洞壁岩体有剥离,位移极为显著,甚至发生大位移,持续时间长,不易成洞15锤击声不清
2、脆,无回弹,较易击碎;浸水后,指甲可刻出印痕粉砂质板岩、钙质板岩、石英片岩、石英千枚岩、钙质千枚岩软岩15Ro5锤击声哑,无回弹,易击碎;浸水后,手可掰开泥质板岩、绢云母片岩、绿泥石片岩、绢云千枚岩、绢云母化蚀变1.-1.1.石极软岩5锤击声哑,无回弹,有较深凹痕手可捏碎;浸水后,捏成团炭质板岩、蛇纹石片岩、绢云千枚岩、绿泥千枚岩、炭质千枚岩绿泥石化蚀变岩注:无条件取得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Rc实测值时,也可采用实测的点荷载强度指数Is(50)的换算值,换算方法按现行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T50218的规定执行。A. 3岩层厚度的划分应按表A.0.3确定。表A.03岩层厚度的划分岩层厚度划分薄层
3、较薄层中薄层极薄层层厚(cm)10h33h1.hKvO35.10JvKv0.1520Jv35很发育0.2结合一般或结合差碎裂结构极破碎无序-结合很差散体结构Kv0.15J,35注:1平均间距指主要结构面间距的平均值。2Kv=(vpvpr)2,VPm为岩体弹性纵波速度(kms),VPr为岩石弹性纵波速度(kms)o表A.0.4-2岩体节理发育程度划分节理发育程度基本特征较发育节理2-3组,呈X形,较规则,以构造型为主,多数间距大于0.4m.多为密闭节理,部分为微张节理,少有充填物。岩体被切割成大块状发育节理3组以上,不规则,呈X形或米字形,以风化型和构造型为主,多数间距小于0.4m,大部分为张开
4、节理,部分有充填物。岩体被切割成块状很发育节理3组以上,杂乱,以风化型和构造型为主,多数间距小于0.2m,以张开节理为主,有个别宽张节理,一般均有充填物。岩体被切割成碎裂状表A.0.4-3岩体结构面结合程度划分结合程度结构面特征结合好张开度小于Imm,为硅质,铁质。钙质胶结,结构面粗糙,无充填物:张开度1mm3mm,为硅质铁质胶结;张开度大于3mm,结构面粗糙,为硅质胶结结合一般张开度小于Imm,结构而平直,钙泥质胶结或无充填物;张开度Imm-3mm,为钙质胶结;张开度大于3mm,结构面粗糙,为铁质或钙质胶结结合差张开度小于1mm,结构面平直,泥质充填;张开度1mm-3mm.结构面平直,为泥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变形 隧道 工程地质 特征 围岩 分级 支护 措施 效果 记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