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质量通病及防治.docx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质量通病及防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质量通病及防治.docx(12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第一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质量通病及防治(一)7d无侧限抗压强度不达标治理方法:加强进场水泥的验收和复检,无合格证的水泥不予验收,复检不合格的水泥禁止使用。加强操作工人的质量意识教育,防止偷工减料。加强搅拌设备的计量检测,保证计量精度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加强砂(石屑)、石原材料检验,但砂(石屑)、石原材料改变时,重新进行配合比试验。(二)摊铺时粗细分离现象:摊铺时粗细料离析,出现梅花(粗料集中)砂窝(细料集中)危害:强度不均匀的基层,易从薄弱环节过早破坏。治理方法:加强操作工人的质量意识,保证搅拌过程的规范性;定期对搅拌机的计量装置进行检定,确保其计量精度;摊铺前对已离析的混合料人工重新搅拌;如果
2、在碾压过程发现粗细集料集中现象,将其挖除,分别掺入粗、细料搅拌均匀,再摊铺碾压。(三)压实度较差治理方法:加强搅拌设备的计量检定,保证其计量精度;因混合料在运输、摊铺碾压过程中会产生部分水份损失,搅拌时用水量原则上按大于最佳含水2%3%进行控制;加强砂(石屑)、石原材料检测,当砂(石屑)、石原材料改变时,重新进行配合比试验;加强操作工人的质量意识教育,加强对操作工人的技术交底,确保碾压过程的规范性。(四)基层出现松散现象治理方法:加强技术教育,提高操作人员、管理人员对混合料养生重要性的认识,严肃技术纪律,严格管理,严格执行混合料压实成型后在潮湿状态下养生的规定。养生时间控制不少于7d或养护至铺
3、筑上层面层时为止;如施工区域封闭交通,则严禁施工车辆在已形成的基层面上通行;如施工区域未封闭交通,则尽可能在结构层外修筑临时便道让车辆通行,如确无法避免,则至少保证限制重车通行;加强操作工人的技术教育,保证操作过程的规范性,严禁压路机在已碾压成活的基层面上转弯、掉头。(五)平整度差治理方法:加强混合料拌制过程的规范性;混合料卸料后如发现均匀性差,则人工重新拌合;加强基层碾压的规范性,不允许出现轮迹现象;碾压结束后,严禁压路机停放在刚成活的基层面上;采用拉线控制虚铺高度,除纵向拉线控制外,强调横向拉流动线进行检测,发现有低洼处时,在碾压前及时填补;加强技术教育,严格控制路基平整度。(六)标高控制
4、差治理方法:加强技术教育,严格控制路基平整度;加强基层顶面高程控制点的测量复核工作,确保其准确性,对控点的密度则考虑为:有竖曲线段每IOm放样一点;按照规范再根据施工经验确定基层的虚铺系数,基层碾压后及时检测高程并及时调整虚铺系数;加强操作工人的技术教育,强调拉线后的校对工作。第二节石灰土基层(垫层)的质量通病及防治石灰土强度的形成原理,是在粉碎的土料中掺入适量的具有一定细度的石灰,在最佳含水量下压实后,既发生了一系列物理力学和物理化学作用,形成石灰土的强度。灰和土发生系列相互作用,形成板体,提前了强度和稳定性。但是由于违反施工操作规程出现了下述诸多通病。(一)搅拌不均匀1、现象:石灰和土掺和
5、后搅拌遍数不够,色泽呈花白现象。有的局部无灰,有的局部石灰成团。更有甚者,不加搅拌,一层灰一层土,成夹馅“蒸饼”。2、原因分析:(1)原石灰土人工搅拌7-8遍,搅拌不少于3遍,总之拌和遍数不够。(2)无强制搅拌设备,靠人工,费时费力,加上管理不严,使不顾质量,粗制滥造,搅拌费力,不愿多拌。3、危害:石灰土的结硬原理,是通过石灰的活性(石灰中含有CaO和MgO)与土料中的离子进行交换,改变了土的性质(分散性、湿坍性、粘附性、膨胀性),使土的结合水膜减薄,提高了土的水稳定性。石灰(Ca(OH)2)吸收空气中的碳配气,形成碳酸钙,石灰中的胶体逐渐结晶,石灰与土中活性的氧化硅(Si02)和氧化铝(A1
6、203)的化学反应,生成硅酸钙和铝酸钙,使石灰和土的混合体逐渐结硬等物理化学作用,均需要石灰颗粒与土颗粒均匀掺和在一起才能完成。如果掺和不均,灰是灰,土是土,土与灰之间的相互作用将不完全,石灰土的强度将达不到设计强度。4、治理方法:按施工技术规程的规定:方法很多,有用平地机搅拌,专用灰土拌和机搅拌,农用犁耙搅拌。不管用什么方法就地搅拌,都应严格规程操作,保证均匀度、结构厚度、最佳含水量。最好的办法是实行工厂化强制搅拌。(二)石灰土厚度不够1、现象:石灰土达不到设计厚度,特别是人行道石灰土基层表现尤为突出,造成小方砖步道下沉变形。2、原因分析:(1)省略了路床工序,对土路床的密实度、纵横断高程、
7、平整度、宽度指标未予控制。(2)不做土路床,就地翻拌,遇土软时,翻拌深度就深,灰土层厚,遇土硬时,翻拌深度就浅,灰土层就薄。3、危害:石灰土基层的厚度不均匀,承载能力大小不同,薄弱部位极易损坏,特别是人行道石灰土基层,常规设计厚度是15cm,但常发现有3cm、5cm厚的,所以一经投入使用,立即出现沉陷变形,这种情况经常发生。4、治理方法:要按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所规定的土路床工序,控制土路床的纵横断高程、平整度、宽度、密实度。在这个基础上再按“搅拌不均”通病的治理方法,搅拌、摊铺石灰土,灰土层厚就能保证均匀。(三)掺灰不计量或计量不准1、现象:在石灰土掺拌过程中,加灰随意性较强,不认真对土、灰的松
8、干容重进行试验计算。或虽有计量只是粗略体积比。2、原因分析:(1)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不了解剂量是直接影响着灰土强度的重要因素。(2)管理人员未经试验计算或虽经试验计算但对操作者交底不清。3、危害:在生产实践中,石灰剂量应不低于6%,不高于18%,如果计量不准,低于6席或高于18%都会使灰土强度降低。4、治理方法:石灰土的石灰剂量,是按熟石灰占灰占灰土的总干重的百分率计算。经济实用的剂量是10%T4%。(四)石灰活性氧化物含量低1、现象:石灰经试验氧化钙和氧化镁活性氧化物含量低于60%的In级灰标准。特别是当前市政工程上大量使用的袋装生石灰粉,发现不少低于山级灰标准,灰中含有大量非活性的生石灰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泥 稳定 碎石 基层 质量 通病 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