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夜泊》教案.docx
《《枫桥夜泊》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枫桥夜泊》教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枫桥夜泊教案课时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枫桥夜泊,理解诗意。2.想象诗句描写的意象,领悟诗的意境,体会游子的乡愁。教学过程一、古诗导入。1.学生齐读课题。2.破题。师:“枫桥夜泊”是什么意思?生:夜晚在枫桥边停泊。师:有补充的吗?生:把船停在枫桥边过夜。师:谁停的?生:张继。师总结:张继把船停在枫桥边过夜而写下这首诗,因为这首诗,让一座小小的寺庙和一座名不见经传的桥流传千古,也让张继名垂青史。【设计意图】由解诗题导入,了解这首诗的主题,感受诗的意境。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感受一下这首诗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1.自由读课文。2.学生汇报。生1:有点伤感。生
2、2:有点凄凉。生3:感觉诗人有点忧愁与寂寞。师:读诗的初步感受很重要,老师读诗也有自己的感受,我的感受想通过我的朗读表达出来。师:请你们也把你们的感受放进诗中,读出你们自己的味道。3.学生自由读诗。三、理解诗意,感悟诗情。1.师: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生1:月落、乌啼、寒山寺、江枫、渔火。生2:我来补充:还有霜满天。生3:客船。生4:还有钟声。2 .老师适时出示归纳了景物名称的课件。(此处插入一张课件,内容:全诗,其中把月落、乌啼、寒山寺、江枫、渔火、霜满天、客船、钟声词语变色)3 .师:这些都是诗中的景物,这些景物汇集在一起就成了这首诗。如果把这首诗读成一个字,一个表达诗人情感的字,是什么字
3、呢?生:愁。师:请大家带着“愁”读,边读边品味,拿出笔,看诗人通过哪些描写突出这个字的?(生批画读后汇报。)生:我从“乌啼”中体会出来的。乌鸦都在啼哭,感觉很伤心。师:读读这句。(生读)4 .适时品析“月落乌啼霜满天二师:这句还有什么体会?生:“霜满天”中的“霜”让我觉得很寒冷。师:一个“霜”字让我想起李白的一首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霜”明明是在地上的,这里怎么说“霜满天”呢?仔细读读、品品,看能否品出什么?(老师课件出示对比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月落乌啼霜满地”生:第一句好,感觉很冷。师:从中透出冷。(学生自己体会,齐读该行诗)师:读诗像品茶,慢慢品才能品出它的味道。5 .品析第
4、二行“江枫渔火对愁眠二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生:我仿佛看到一棵棵枫树。师:是这样的枫叶吗?(课件出示火红的枫叶图)生:不是,没这么红,是枯黄的。师:闭上眼睛,走入这种情形。师:“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对照画面,读读这首诗。(学生声情并茂地读诗)师:诗中谁跟谁相伴呢?生:江枫与渔火。师:张继有人相伴吗?你由此体会到什么?生1:没有,很孤独。生2:很凄凉。师:把这种感觉读到诗中去。6.学生读诗。师:“眠”是什么意思?生:睡觉。师:谁睡了?生1:江枫睡了。生2:渔火睡了。师动情强调:江枫一一生:睡了。师:船家生:睡了。师:整个大地生:都唾了。师:由此可以想到岸上,整个姑苏城的人都睡了,只有张继没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枫桥夜泊 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