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修行——育人育己立己立人.docx
《专业修行——育人育己立己立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业修行——育人育己立己立人.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专业修行一一育人育己,立己立人对教育而言,方法、技能之类的在其次,更为重要也更为紧迫的应当是教育者的情怀和状态,或者说,是一种教育的自省、自觉、自悟、自证。佛家有首神秀的诗:“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个偈子对于教师日常生活中自我观照,提高内省与保持自身修养,有着很实际的指导意义。为师如同一场修行,是一个渐悟渐修的过程,首先,应当“时时勤拂拭,莫使染尘埃”。像擦镜子一样,时时自省,觉察它的染污动静,一旦遇境生染,便即时擦拭。其次,真正的教育应该是一场自我修行,应该是教师通过他人这面镜子,不断发现自我、修正自我、挖掘自我,并用新我来为学生做示范和表率,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
2、,遇见更好的自己的修习过程。一、守住底线,提升高线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文化人,承担着教化万民,培育万代,推动社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向前发展的重任,应当通过不断的锤炼和修习来自觉提高自己的道德底线和道德水准。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先进文化的弘扬者,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神圣职责。首先要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自觉遵守人类社会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履行好教书育人的职责。其次,只有追求“高线”,才能使“底线”固若金汤。教师更要自觉地意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能够并主动地对自己的日常教育行为进行积极的反思和改进,去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高线;应当以服从和服务于个体生命的提升和完满为最高准则
3、,不断加强个人修养;坚持以德立身、以德育人、自尊自律,以自己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思想道德风范教育和感染学生,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社会的尊重。二、自觉修行,慎独修身师德是一种情操、一种修养、一种自律,更是一种自觉修习,臻于完善的过程。古人特别讲究修身,他们认为修身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点,慎独是道德的最高境界。我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慎独”的传统,认为它是一种重要的道德品质,是个人修养的重要途径和高尚的境界。礼记中庸曾言:“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也说过:“衡量一个人真正的品德,是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业 修行 育人 立己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