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盐碱化的形成原因及改良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壤盐碱化的形成原因及改良技术.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土壤盐碱化的形成原因及改良技术目录1 .前言12 .我国土壤盐碱化的分布13 .盐碱化的产生24 .影响土壤盐碱化产生的具体因素24. 1.自然因素25. 2.人为因素35.盐碱化土壤改良措施35. 1.物理改良35. 2.水利改良35. 3.化学改良46. 4.生物改良55. 4.1.种植和翻压绿肥:56. 4.2.躲盐巧种:57. 4.3.铺生盖草:68. 4.4.抗盐栽培:69. 4.5.植树造林:61 .前言土壤盐碱化是当今世界土壤退化的问题之一。全世界盐渍化土壤面积约10亿公顷;我国盐渍土面积约3460万公顷,耕地盐碱化760万公顷,近1/5耕地发生盐碱化,其中原生盐化型、次生盐化型
2、和各种碱化型分布分别占总面积的52%、40%和8%。盐碱地的产生,使得大面积的土壤资源难以利用。下面,我们来了解下盐碱化土壤产生的具体原因吧。2 .我国土壤盐碱化的分布我国盐碱化土壤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东北平原、西北内陆地区及滨海地区。具体分布在新疆、河西走廊、柴达木盆地、河套平原、银川平原、黄淮海平原、东北平原西部,以及滨海地区。其中西北内陆地区盐碱化耕地面积占总耕地总面积的15%o3 .盐碱化的产生土壤盐碱化(土壤盐渍化)是指盐分不断向土壤表层聚积形成盐渍土的自然地质过程。简单说,就是土壤里边含有太多盐分。就像大家吃饭时盐放多了,人吃了会不舒服,植物也是一样,如果土壤表面的盐分太多,超过了
3、植物能够承受的范围,影响植物正常生长,就会形成土壤盐碱化。盐碱化土壤是地下水向上运动将盐分累积到地表形成的。形成土壤盐碱化的要素包括:地下水中要含有一定盐分;地下水距离地表要浅;存在地下水上升的动力,如蒸发等作用力。在气候干旱和地下水位高(高于临界水位)的地区,容易形成土壤盐渍化。地下水含有一定的盐分,如其水面接近地面,而该地区又比较干旱,则由于毛细作用上升到地表的水蒸发后,便留下盐分在土壤中。经过日积月累,土壤含盐量会逐渐增加,形成了土壤盐碱化;对于很多地势低洼,没有排水出路的地区,当洼地水分蒸发后,盐分残留在此处,也形成盐碱地。4 .影响土壤盐碱化产生的具体因素土壤盐碱化形成的因素很多,包
4、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4.1.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质、地貌、水文及水文地质等。气候因素是形成土壤盐碱化的根本因素,如果没有强烈的蒸发作用,土壤表层就不会强烈积盐。在北温带半湿润大陆季风性气候区,降水量小,蒸发量大,溶解在水中的盐份容易在土壤表层积聚。地貌因素特别是盆地、洼地等低洼地形有利于水、盐的汇集。如冲积平原的缓岗,地形较高,一般没有盐碱化威胁;冲积平原的微斜平地,排水不畅,土壤容易发生盐碱化,但一般程度较轻;而洼地及其边缘的坡地或微倾斜平地,则分布较多盐渍土。地质因素主要反映在土壤木质上。含盐的木质有的是在某个地质历史时期聚积下来的盐分,形成古盐土、含盐地层、盐岩或盐层,在极端干旱的条件
5、下盐分得以残留下来成为目前的残积盐土;还有含盐母质为滨海或盐湖的新沉积物,由于其出露成为陆地,而使土壤含盐。4. 2.人为因素造成我国盐碱地的人为因素很多,如排水不畅、缺乏完善的排水系统,缺乏完善的灌溉技术,耕作技术不当以及长期引用咸水灌溉等。土壤盐碱化不仅对农作物生长发育产生危害,而且使土壤物理性恶化,地下水矿化度提高,水变苦,地下水源不能充分利用。同时使大片土地荒芜,农耕地减少,土壤中水、肥等因素互不协调,影响农作物产量。如土壤板结与肥力下降;不利于农作物吸收养分,阻碍作物生长。5.盐碱化土壤改良措施国内盐碱地改良利用方法和技术归纳起来大致如下:5. 1.物理改良平整土地、深耕晒堡、及时松
6、土、抬高地形、微区改土。(1)壤调理剂土壤调理剂的作用就是把碎的土壤颗粒黏成一个个的小团粒,即恢复土壤团粒结构。具体应用起来比较方便,菜农在翻地之前或者翻地之后,直接撒在地面上,然后再浇水,土壤调理剂在水的作用下会变得特别黏,一个个的小团粒会形成土壤胶体,这种胶体就形成了土壤团粒结构,保证土壤透气、保肥,根系也更容易往下扎。(2)秸秆尤其是针对710年的棚室,秸秆的效果非常好,比单独使用有机肥效果更好。现在很多菜农还在使用未腐熟的粪肥作为有机肥,危害比较大。不管是鸡粪、牛粪,使用时可以通过加入秸秆腐熟发酵。土壤盐渍化严重的地块,可以大量使用秸秆,秸秆腐熟的过程能吸收一部分盐分,降低土壤的盐渍化
7、。5.2. 水利改良灌排配套、蓄碳压盐、灌水洗盐、地下排盐。如:结合各地不同自然条件和地形部位的特点,建立排灌系统,灌溉使土壤中盐分溶解于水中,通过在土壤中渗透,自上而下地把表土层中的可溶性盐碱洗出去,然后由排水沟排除。冲洗法:冲洗法是指通过灌溉大量的清水,将土壤中的盐分冲洗出去。这种方法适用于土壤中盐分浓度较低的情况。冲洗法的关键是要使用足够的水量,以确保盐分能够被充分冲洗出去。疏排法:疏排法是利用土壤的排水能力,通过排水将盐分排出土壤。这种方法适用于土壤排水条件较好的情况。疏排法可以通过改善土壤的排水系统,如增加排水沟、排水管道等设施,提高土壤的排水能力。排水拦截法:排水拦截法是在土壤中设
8、置排水沟或排水管道,将盐分拦截在沟或管道中,防止其进入作物根区。这种方法适用于土壤排水条件较差的情况。排水拦截法的关键是要选择合适的位置和设计合理的排水系统,以确保盐分能够被有效拦截。畦田法:畦田法是将土壤表面分成一块块小地块,每个地块之间通过沟渠隔开,使土壤表面形成一层薄薄的覆盖层。畦田法可以减少土壤盐分的蓄积和迁移,改善土壤的排水条件,提高土壤的透水性和通气性。敷膜法:敷膜法是在土壤表面铺设覆盖膜,阻止盐分的上升迁移,减少盐分对作物的伤害。敷膜法可以减少土壤蒸发,提高土壤的水分利用效率,降低土壤盐分浓度。合理灌溉:合理灌溉是防止土壤盐渍化的重要措施之一。合理控制灌溉水的量和时间,避免土壤过
9、度湿润和过度干燥,减少灌溉水中的盐分浓度。5.3. 化学改良石膏、磷石膏、过磷酸钙、腐殖酸、泥炭、醋渣等。如施用石膏及其它化学改良物可收到较好效果。硫酸盐肥料,如硫酸筱,硫酸钾也可以改良盐渍化土壤。如碱化土壤或碱土中含有大量苏打及代换性钠,致使土壤分散,呈强碱性,引起土壤物理性状不良,改良这类土壤除了消除多余的盐分外,主要应降低和消除土壤胶体过多的代换性钠和强碱性,在国外多有施用大量的石膏、硫酸亚铁(黑矶)、硫酸、硫磺等,可收到降低土壤碱性,协调和改善土壤理化性状的作用。土壤盐渍化的主要原因是土壤中盐分的浓度过高,而作物营养不良是导致作物受盐害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改良土壤盐渍化的同时,还应
10、追肥补钾,为作物提供充足的营养,增强其抗盐害能力。5.4.生物改良种植水稻、种植耐盐植物田箸等,使用微生物菌肥等。植树造林对改良盐土有良好的作用,林带可以改善农田小气候,减低风速,增加空气温度,从而减少地表蒸发,抑制返盐。5.4.1.种植和翻压绿肥:是用地与养地结合,加速盐渍土改良,促进农业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绿肥具有茂密的茎叶和强大的根系,既能增加地面覆盖,削弱地表蒸发,抑制土壤返盐,又可增大土壤拦截降水和储蓄水分的能力,有利于盐分向下淋溶。深根绿肥通过叶面蒸腾,大量散失水分,还可使地下水位下降。绿肥耕翻入土腐熟后,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团聚体数量可显著增加。绿肥根系也能固结土粒,把单粒变
11、成团粒,使土壤疏松,并进而促进熟化。绿肥的绿色体及根茬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产生各种有机酸,对土壤碱度也起一定的中和作用。中国盐碱地区的绿肥,有夏绿肥和冬绿肥,其中又可分为豆科与禾本科两类,有一年生,也有多年生,但因品种不同,其耐盐性也有差异,应根据不同的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宜的品种,可单作、轮作或间作套种。如能实行绿肥与其他有机肥料相结合,绿肥与磷肥相结合,更能提高其改土培肥的效果。盐渍土的农业生物改良措施(盐渍土改良方法)5.4.2.躲盐巧种:盐渍土中盐分的表聚性都很强,盐分在土壤剖面分布的特点是,上重下轻,。510厘米土层含盐量常超过0.2%,其中盐土的含盐量高达1%以上,但20厘米以下
12、土层的含盐量则急剧下降,甚至不到0.1%。根据盐分的这种分布特点,中国农民创造了“冲沟浅盖,躲盐巧种”的方法,即在播种时,先用犁在地里开一条约10厘米深的沟,沟内施入腐熟的有机肥料,雨后播种,播种后,在冲沟内盖一薄层土。通过冲沟起垄,可使含盐量高的表土层集中在垄背上,种子播在含盐量低的沟内,从而有利于种子萌发成苗。由于冲沟起垄,人为造成微域地形的高差,导致地表的不均衡蒸发,低处水盐向高处移动,因此,种子萌发率和幼苗成活率都可大大提高。5.4.3.铺生盖草:结合兴修农田水利工程和排水系统清淤,将心底层挖出的生土均匀平铺于田面上,或在地面均匀散盖作物秸秆、草本植物茎叶,以削弱地面蒸发,增强水分下渗
13、,抑制盐分向地表累积。5.4.4.抗盐栽培:即适应种植,在改良过程中,先种植耐盐性较强的作物,如向日葵、碱谷、甜菜、糜子、黍子、高粱、棉花、胡麻、甘蔗等;随着土壤逐渐脱盐,即可种植其他耐盐性较弱的作物,如土豆、绿豆、大麦、元麦、小麦、油菜、玉米等。此法有利于提高植株成活率,另外,如果每年在作物收获前,坚持就地选种,选取耐盐高产的植株,收获种子,下年继续种在盐碱地上,通过长期选育,还能获得耐盐遗传性的品种,更能提高作物对盐碱的适应能力。盐渍土的农业生物改良措施(盐渍土改良方法)5.4.5.植树造林:在盐碱地区沿沟、渠、路营造农田林网,不仅能改善农田小气候,减少地面蒸发,而且还能通过林木的蒸腾作用,降低地下水位,因而在抑盐、防盐方面具有积极作用。盐碱地造林要选择耐盐性较强的树种,以刺槐和紫穗槐为好。苦楝、乌柏、株柳、旱柳、杞柳、白蜡条、钻天杨、榆树、砂枣、泡桐、桑树等乔灌木也是盐碱地区常见的树种。但各地气候、土壤等条件不同,应尽量选择当地速生优质的乔木或灌木组成乔、灌、草相结合的林带。在盐分重、地下水位高的盐渍土地段,要采取开沟扛土垫高地面,密植匀栽和间种绿肥或铺以隔离材料等造林技术,以提高树苗成活率和成林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