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水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docx
《再生水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再生水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docx(9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再生水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再生水热泵系统工程的基本规定、勘查与评估、系统设计、施工安装、工程验收、智能监控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以再生水为低温热源的再生水热泵系统工程的建设和运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略3术语和定义略4基本规定4.1 再生水热泵系统工程前期策划应与供热规划、节能规划、能源规划、再生水利用规划、给水排水规划等相协调。4.2 再生水热泵系统工程承担单位在勘查、设计、施工安装、运维等方面应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4.3 再生水热泵系统工程设计方案应符合安全可靠、绿色低碳、高效节能、经济合理、精细智能的要求。4.4 再生水热泵系统工程应选用高效节能设备和绿色环保材料。4.5
2、 5再生水热泵系统工程施工前应进行工程场地状况调查和再生水热能资源勘查。5勘查与评估4.6 1一般规定1.1.1 再生水热泵系统工程方案确定前,应进行工程场地状况调查和再生水热能资源勘查。1.1.2 工程场地状况调查和再生水热能资源勘查完成后,应编写再生水热能资源勘查评价报告,并对资源利用提出建议。5.2 场地调查5.2.1 2.1工程场地状况调查包括再生水热源场地状况调查、能源站和配套设施调查。热源场地包括再生水取水点、退水点、取水管线、退水管线、换热循环水管线等涉及的场地和区域。能源站和配套设施包括再生水热泵机房、换热站、取水、退水构筑物等涉及的场地和区域。5.2.2 热源场地状况调查内容
3、应包括:a)场地内已有建筑物和规划建筑物的占地面积及其分布、基础型式及埋深;1)场地内已有树木植被、池塘、排水沟、交通设施、历史文化遗迹、地下构筑物、各类市政管线的分布及规划综合管线分布;m)场地岩土工程条件。5.2.3 能源站和配套能源设施调查内容应包括:a)能源站和配套能源设施与再生水热源之间的管线路由和构筑物情况;b)能源站和配套能源设施供水、供电、给排水等市政配套条件。5.3 再生水热能资源勘查1. 3.1再生水热泵系统方案设计前,应进行再生水热能资源勘查。5. 3.2再生水热能资源勘查内容包括:a)再生水厂与能源站的位置关系,包括输水线路、取退水点情况等;b)再生水资源的利用现状及规
4、划;c)不少于1个典型年的再生水逐时流量及逐时水温等参数;d)再生水水质条件,应符合GB/T19923及DBl1/T1767的规定:e)再生水取水管线下游用户需求情况,包括用水的水量、水温、水质等;f)再生水厂的运行、维修周期。6. 3.3再生水热能资源勘查评价报告内容包括:a)建设项目概况、来源、再生水热能资源论证范围、开发利用状况分析等;b)取用水合理性分析,分析可供工程项目利用的水量及其可靠性、水质及其稳定性、水温条件、合理取用水量的核定等;c)对再生水热能资源量进行评价,计算可利用再生水换热功率,计算公式应符合附录A;d)取水影响论证及退水影响论证,论证再生水取水与退水的适宜路线与方案
5、以及取水、退水对下游用户的影响等内容;e)影响补偿和水资源保护措施;f)根据工程具体情况进行经济性和风险性分析,确保采用再生水热泵系统的可行性。6系统设计7. 一般规定8. 1.l再生水热泵系统设计应以再生水热能资源勘查评价报告为依据,且符合GB55015、DBll/891、DBll/1066的规定。系统设计可采用多种能源耦合方式,增设辅助冷(热)源、蓄冷(热)装置等调峰热源设施。6.1.2 再生水热泵机房位置宜设置在靠近冷热负荷集中的区域或经济合理的供能区域内。6.1.3 再生水热泵尾水直接排入河道或者天然水体时,尾水排水水质应满足对应河道水质要求,尾水排口宜采用多出流口和穿孔管横向分流出流
6、模式,排水温度应符合GB3838和DBll/307的规定。6.2再生水换热系统6. 2.1再生水换热系统可分为直接式再生水换热系统和间接式再生水换热系统。7. 2.2再生水换热系统形式应根据勘查与评估结果确定。8. 2.3再生水换热系统冬季取热量及夏季释热量按附录A计算。9. 2.4再生水换热系统设备与材料应根据再生水水质及其腐蚀性选用相应的防腐材料与涂层,减缓设备与材料的腐蚀。10. 2.5再生水在进入换热器前,宜根据水质实际情况设置自动过滤除污装置或再生水专用过滤器,并能实现全自动连续过滤功能。11. .6根据监测的再生水温度确定系统中各节点的设计温度,冬季为最低温度,夏季为最高温度。12
7、. 2.7再生水热泵系统取水口应位于退水口的上游,并根据勘查与评估结果设置污物过滤装置。13. 2.8与再生水接触的设备、部件及管道均应具有防腐、防生物附着的能力或措施。14. 2.9直接式再生水换热系统再生水水质宜符合CJ/T337的规定。6.3热泵机组6.3.1热泵机组性能应符合GB/T19409和DBll/687的相关规定,且应满足再生水热泵系统运行参数要求。6.3.2应根据冷、热负荷特点及可用再生水水量,经过全年能效、可靠性、经济性比较后,合理选择热泵机组的类型、规格与台数。6.3.3热泵机组的设计工作压力应与系统工作压力相适应。6.3.4直接式再生水换热系统宜采用满液式或喷淋式热泵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再生 水热泵 系统工程 技术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