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乡野寻趣”项目课程的设计研究.docx
《农村小学“乡野寻趣”项目课程的设计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小学“乡野寻趣”项目课程的设计研究.docx(12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农村小学“乡野寻趣”项目课程的设计研究一、存在问题长期以来,传统教育模式和应试教育的观念还一直困扰着我们的教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学校教育重知识学习,轻实践体验。在“教学质量就是学校生命线”这样的指挥棒的影响下,学校教育过分地看重学生的学业成绩,学生少有实践与体验的机会,能力得不到提升,更谈不上综合素养的发展。2.学生学习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在追求高分的道路上,在繁重的课业负担面前,我们的学生往往扮演着“学习的奴隶”的角色,他们为学习苦,为学习累,却没有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享受学习的快乐。以上是我们常见的学校教现象,那么是什么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剥夺了学生学习的能力?我们是否可以寻找
2、到解决的方法呢?二、原因分析1.课程类型相似。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六年的课程类型相似,变化不大。2.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而言比较封闭,脱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缺少反应当地特色、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在具体的教学中,又缺乏学科间的渗透与整合。对学生的终生发展关注还不够。3,课程管理过于强调统一。由于受学校课程设置、教学条件、教学方式的限制,传统的课程管理也过于强调统一,学生们常常被禁锢在教室这方寸之地,
3、无法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4.评价方式简单化。“分数”这根生命线一直死死地掐着学生和老师的脖子。过分地追求高分,形成了“学生苦于死记硬背,教师乐于题海战术”的局面。片面地以分数来评价学生,也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三、项目课程设计(一)引入“乡野寻趣”项目课程的设计理念打造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新阵地,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巩固和提高素质教育成果,是近年来全国各地乡村学校少年宫兴办的主要目的。随着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的开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与城里孩子一样多彩的课余生活。乡村学校少宫的活动项目是由学校自行拟定的,可谓是五花八门,百花齐放。在本课题的研究中,我们引入
4、了“项目课程”的设计理念。“项目”是指学生自己计划、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自己的操作,在具体的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可理解为一件物品的设计与制作、一个问题的解决或一项技能的习得等。而“项目课程”是指以工作任务(项目)为中心,选择、组织课程内容,以学生自主选择与自愿参与为前提,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它是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项目的一个新元素。项目课程的基本思想是综合,即重点关注如何综合运用所获得的操作知识、理论知识来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形成在复杂的学习情境中做出判断并采取行动的能力。目标的基本指向是活动任务的完成,它强调在课程设计中要进一步选取通过完成具体任务所获得的典型作品或
5、操作技能使之具体化,知识的学习是建立在学习任务完成的基础之上的。乡村学校少年宫“乡野寻趣”项目课程的设计思路是:开发具有乡土特色又喜闻乐见的活动项目,引导农村孩子在广袤的乡村田野中体验童年学习生活的乐趣,并在活动中迸发出自己的聪明才干,享受成功的快乐。在开发的过程中,遵循项目课程的原理,各项活动由学生自主选择,在活动的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自己的想法,从而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大程度上地发挥每一个孩子的聪明才智。课程的设计以具体的实践活动为载体,以问题的解决或任务的完成为核心,注重技能的习得,在技能操练和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相关专业知识,提升具体的操练技能和问题解决的能力。(二)研发源自生活、
6、取之于田野的课程内容作为一所乡村学校我们在选择课程内容时,首先考虑的是具有乡村特色、乡土气息的,是完全植根于本地的传统文化与特色文化的,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的内容。为了选择适合孩子们,孩子们又喜欢的课程项目,我们成立了“家乡风情风貌”调查小组,从“历史人文”、“山水风光”、“产业富民”等三方面作了重点的调查,分析总结得出,我们所在的乡镇素有“山水风光、四季果乡”之称,这里所处钱塘江畔,又有很多水脉,也是六十里塘河的流经之处,风景十分优美。家乡的水里产业也是很丰富,枇杷、杨梅、桔子、桃子等,一年四季,瓜果飘香。家乡还是努力建设滨海新城,企业发达,主要以传统家具产业和新能源产业为主。基于对家乡风情风
7、貌的了解,我们又在学生中进行了调查问卷,选取学生最喜欢的项目,作为乡村学校少年宫“乡野寻趣”项目课程,最终确定为“乡音传承”、“科学实验站”、“快乐小农夫”、“小鲁班学艺”这四个项目课程。这些项目课程的选择大多是以学校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为基础,并与学校周边的教育资源紧密结合起来,突出课程项目的地域性与乡土性,学习的内容大多源自于日常生活又具有浓浓的“田野气息”,整体的项目课程突出“乐”、“趣”二字。1.乡音传承我校有95%以上的新居民子女,一般都是随父母工作居住在这里,也有的是爷爷奶奶也一起在这里生活的。在适应这里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语言障碍也是其中的一大难题。调查显示,孩子们也很渴望能听懂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村 小学 乡野 项目 课程 设计 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