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辞退面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做好辞退面谈?.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如何做好辞退面谈?目录和员工“说再见时”要讲方法,也要有温度2一、解雇面谈的基本思路21、谁来主导解雇面谈22、落实解雇面谈33、何地开展解雇面谈34、如何传达解雇面谈通知4二、员工解雇面谈的具体路径51、欠口jj一L:52、描述事实63、听讲同步64、沟通赔款75、离职办理8和员工“说再见时”要讲方法,也要有温度员工解雇面谈是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常态化工作,虽然解雇的指令由企业高层发出,但具体负责落实的是企业管理者。对于管理者来说,掌握基本的工作思路和规范的解雇策略,是高效、干净、顺利地实施员工解雇面谈工作的必然要求。一、解雇面谈的基本思路1、谁来主导解雇面谈由谁来主导员工解雇面谈,事关解雇面谈
2、工作的成败。解雇面谈作为一件出力不讨好的事,选择谁作为执行主体,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是一刀切地由人力资源部包干负责。相比于企业的其他人员,员工更为信赖、熟悉自己的直接领导者:A一方面是直接领导者与员工有较为深度的合作认同关系,并且直接领导者对员工的能力、业绩掌握的信息更全面、更客观;A另一方面是直接领导者向员工面谈时,也容易获得员工心理的认同,易于避免员工产生抵触情绪和人际冲突。当然,直接领导者在开展解雇面谈时,最好有第三方人士立足现场,代表企业履行解雇面谈见证者的职责。对此,企业人力资源部门领导者担当第三方人士,协助直接领导者的解雇面谈工作,是最适合不过的。因为这既是人力资源部门本职工
3、作范畴使然,也有助于充当调节和缓冲的角色。同时,人力资源部门作为企业的代表,见证解雇面谈全过程,能够有效避免解雇面谈信息沟通的失真和失误。2、落实解雇面谈解雇面谈的时机选择,虽然改变不了解雇行为的结果,但对解雇面谈工作的质量高低将产生直接作用。大部分企业管理者倾向于选择在星期五的下班之前进行,认为只要完成了解雇面谈行为,就可以轻松愉悦地享受周末。然而,这个时机并非最佳选择。员工在星期五接受了解雇面谈后,不但会产生负面情绪,甚至会向社会及亲朋好友传递发泄,进而产生一些失态之举,对企业及个人造成不良影响。同时,员工也将有更充裕的时机和精力,思考企业解雇行为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并为此准备辩驳和起诉的证
4、据。基于此,最佳的解雇面谈时机应安排在星期二或星期三下班前进行,理由有二:A一是从企业角度来讲,一旦员工对解雇面谈表达不满甚至是愤怒,那么企业将有更多的机会和时机做出说明解释,并补充解雇面谈所需的资料信息,从而避免双方对话时机的错位和内容的争议。A二是从员工角度来说,能够有较好的时间重新寻求工作岗位,把负面情绪和时间成本降到最低,从而避免解雇的匆促和紧张所产生的心理刺激,也能体现企业对员工的人文关怀。3、何地开展解雇面谈员工解雇面谈地点的选择,对企业日常经营管理及人际气氛有着一定影响。大多数企业管理者倾向于在自己办公室进行解雇面谈,认为这能体现自我权威性和流程规范性。殊不知,办公室作为管理者相
5、对私密的工作空间,一旦被解雇员工情绪失控,甚至做出非理性的言行举止,将置管理者于被动窘迫地位。同时,被解雇员工在管理者办公室发生失态失礼之举,管理者不但自身难以解释,还将对企业其他员工的正常工作带来不利影响。由此可见,管理者的办公室并非是进行员工解雇面谈的合适地点。对于员工解雇面谈这种充满挑战性和敏感性的工作,选择一个中立、开放式的谈话地点,更具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对此,企业内部的公用会议室或空置办公室,就是合适的谈话场地。在这种场地进行解雇面谈,具有两方面优势:A一方面是对被解雇员工有基本的隐私保护和空间缓冲。任何员工接受解雇谈话,都是一件尴尬甚至不光鲜的事,并且也不希望他人知晓解雇谈话的过程
6、。同时,甚至有些员工可能会有心理情绪的不适感,那么管理者完成谈话之后,员工还有空间和时间进行情绪的调试和缓冲。A另一方面是管理者主动隔离被解雇面谈信息的传播,从企业层面保护员工的个人隐私和心理感受,也避免影响到企业团队的工作氛围与人际关系。4、如何传达解雇面谈通知企业一旦确定了对员工解雇的决定,采取何种方式通知员工,进行解雇面谈,需差异化对待。一般而言,告知员工的解雇面谈信息,可以采取面对面、一对一的方式,这不仅保障了解雇行为的效率与流程,也能够避免信息传递的失真。更为关键的是,这体现了企业管理程序的正式性,也是对解雇面谈行为的重视和对员工的基本尊重。当然,从不同企业的制度规范、企业文化和员工
7、空间分布的角度考虑,通过电子信息技术传递解雇面谈决议,如电子邮件也是可行的。这种方式的最大优势在于避免不利消息的硬性伤害,同时也能给被解雇员工有充足的心理准备。另外,以电子邮件方式传达解雇面谈信息,也可以让被解雇员工感受到企业管理的制度化,从而在心理准备上做好接受解雇既定事实的意愿。另外,以群体通知形式传达解雇面谈的决定,也并非下策。当企业面临结构性调整或部门业务的裁并时,以群体通知方式比一对一的方式更有效果。A一方面能够让员工知晓解雇裁员不是针对特定员工,从而降低对员工的情感伤害和心理冲击;A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向员工说明解雇裁员的缘由和目的,争取获得员工的谅解和支持。在此,对于群体性的解雇裁员
8、,企业还需要做好座谈和交流工作,化解员工的矛盾,抚慰员工的情绪,避免群体性事件发生。二、员工解雇面谈的具体路径1、通知员工充分准备。管理者在和被解雇员工进行面谈之前,需要准备好面谈提纲及可能会涉及的内容。A首先,要做的是对该员工的性格特征、工作岗位、业绩表现、收入情况、人际关系乃至身心健康等信息,有充分的了解和掌握,为后续面谈工作把握主动权提供支撑。A其次,管理者对该员工被解雇的原因、企业发展、业务趋势乃至经营绩效等资料,有全盘的分析和知晓,防止员工在面谈过程中反客为主。A最后,管理者对解雇员工涉及的规章制度、法律条文等容易产生劳动争议的地方,做深入的研究判断,避免员工在解雇过程中与企业产生劳
9、资纠纷。迅速启动。当企业下达解雇的决定时,就应当立即快速地与员工进行面谈,避免信息的泄露而陷入被动尴尬境地。当然,管理者向员工下达解雇面谈通知的时间尽量避开周末或节假日前后,以免造成员工情感的紧张和解雇面谈的慌乱。2、描述事实切入正题。在和员工接触并进行面谈时,无需言轻意重地谈论其他主题,而是以描述性的语言,直接告知企业解雇的决定。管理者在面谈过程中,态度要温和,语气要坚决,语言要明了,不可模棱两可、含糊其辞,而是要强调企业解雇的结果是无法改变的。这既可以保证企业解雇面谈工作的正式性和规范性,也能避免员工对岗位留有希望和机会,防止最后的解雇行为当断不断,反受其乱。立场中肯。管理者虽然代表企业与
10、员工进行解雇面谈,但管理者也需要明白自身“社会人”角色定位,即:今天是解雇他人,那么明天自己也有可能被解雇。对此,管理者需要有换位思考的度量,以中肯的态度和平等的身份,表明企业的立场观点,而不是幸灾乐祸或冷嘲热讽,否则将会导致员工怒火中烧,进而引火烧身。管理者既要体谅理解被解雇员工的不幸,还要用积极肯定的态度对员工表示感谢。3、听讲同步善于倾听。在和被解雇员工进行面谈时,难免会有员工产生过激的行为,甚至是非理智的反应,此时管理者应该主动倾听和引导,而非喋喋不休地辩论和声嘶力竭地争吵。具体来说,管理者以开放、温润的态度与其交谈,辅助以开放式的题目进行互动,从而弱化其心理抵触感和抗拒感。对于员工的
11、非合理诉求和非礼貌性语言,管理者要积极倾听,但无须直接表示立场和给予回复,而是以礼仪微笑或者短暂沉默来回应,使员工逐渐恢复冷静和理性,慢慢接受解雇的事实。把握节奏。管理者在面谈过程中,控制好谈话节奏和程序,是实现好聚好散的必然要求。具体来说,管理者要简明扼要地表达企业的立场观点,同时还需要照顾员工的尊严脸面,以及维护企业团队的人际氛围,这就需要管理者善于控制谈话内容、掌握谈话时间,避免谈话的冗长低效。凡是属于解雇面谈的内容,管理者一定要向员工说清楚、讲透彻,而不属于解雇面谈的内容,管理者也需要向员工说明解释。需要注意的是,管理者不要和员工在某一个具体问题上纠缠过多、耗时过久,否则解雇面谈就成了
12、体能上的较量。4、沟通赔款经济补偿。当管理者在和员工做解雇面谈时,解雇的原因与是否在经济补偿及额度多少,有着直接联系。因此,这就需要管理者清晰地告知员工解雇的原因是什么,以及基于这种原因解雇能够获得经济补偿的金额。同时,结合国家劳动法规、企业制度的条款要求,对于经济补偿金额的具体算法、构成部分及支付方式,给予详细的解释和说明。在增进双方互利与和平协商的前提下,务必要使员工主动在企业经济补偿的文书上签字。需要注意的是,管理者在面谈过程中,在企业已有的赔偿范围及额度上,切忌随意承诺增加内容项目,否则容易导致解雇面谈的复杂化。心理安抚。解雇面谈结束之后,员工的心理情感可能会受到创伤和挫败。对此,管理
13、者适时的给予心理抚慰,是非常必要的。对员工的心理抚慰可以从两方面着手:A一方面是对个别员工的失控心理情绪或言行给予心理咨询与安抚,消除员工对企业和管理者的不信任感,并增强员工的内心调试能力。A另一方面是从解雇的原因出发,转移员工被解雇的关注点,弱化解雇原因中的“歧视感”,避免让员工感受自己被解雇是由于个人素质、能力等原因造成的。5、离职办理离职流程。从企业的角度来讲,管理者应当遵循从快、从严的原则,给员工一份详细的离职流程表,流程表要具体列出与不同部门交接联系方式及责任人。然后,告知其如何快速有效地办理工作交接及需要提供的个人资料信息,此时需要避免离职流程的繁冗与拖沓。手续办理。离职手续的办理是解雇面谈中的最终环节。从态度层面出发,管理者需要以入职手续办理时的热情和温暖,对待员工离职手续办理过程,防止让其感受到企业的冷血和无情。从具体手续办理内容层面出发,对于员工使用的办公设备、车辆等企业资产,要及时验收核查。在工作交接的时候,交接双方一定要签字存档,最好有第三方见证者签名,避免后续产生纠纷异议。此外,对于员工掌握企业的涉密资料、数据要及时回收存档,并依据必要性签订保密协议。如有必要,在所有离职手续办完后,企业可以对员工做一次离职面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