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仪器设备维护保养管理制度(通用5篇).docx
《医疗仪器设备维护保养管理制度(通用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仪器设备维护保养管理制度(通用5篇).docx(9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医疗仪器设备维护保养管理制度(通用5篇)医疗仪器设备维护保养管理制度篇1一、大型医疗设备定义及分类1.本制度中大型医疗设备是指:单机价值超过人民币万元以上(重点十万元以上)用于医疗急救、诊断、治疗和医学科研设备。2.根据维修工程人员分工而将上述设备分为:X线诊断机械设备类;监护及手术室设备类;呼吸、麻醉核医学、眼科及碎石设备类;超声诊断及检验设备类;呼叫及常规设备类;消毒及常规设备类;二、设备保养管理方法(三级保养)1 .一级保养:使用科室指定专人对所使用的设备,每天进行表面除尘和基本参数校正。2 .二级保养:主管工程师配合并指导使用设备科室专管人员对设备,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设备内部清洁和技术参
2、数校正。3 .三级保养:主管工程师对所分管的设备,定期进行维护和参数校正。三、设备维修管理办法1 .设备维修实行专人分工负责制。2 .维修负责工程师对所管设备要及时认真做好:设备开箱验收登记、设备索赔登记、保修期内维修登记、保修期到期前设备状况总结、设备维修情况登记(自修或外修)、关键零配件来源记录、设备清洁及消毒方法。3 .维修负责工程师对所管设备,应尽可能采取下修方式(除故障特别复杂外)。4 .维修中由于故障特别复杂或零配件采购困难,主管工程师应及时通知设备使用科室,以便及时采取应急措施。5 .维修中遇到难以判断或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主管工程师应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仪器维修组应及时召开问题
3、讨论会,群策群力解决问题。6 .对返修率高的医疗设备,维修技术人员也应及时向上汇报。7 .维修工程人员应严格把好报废设备鉴定关。8 .仪器维修组长应定期对下属的工程文件档案进行审核。9 .工程文件档案实行维修负责人保管方法。10 .维修电路图实行集中管理方法。11 .维修工程人员应经常与所管设备的使用人员进行操作和保养工作交流,积极听取设备使用人员对所用设备的反映,从中判断设备的使用现状。12 .维修工程人员还应经常与厂商维修工程人员进行联系和交流,虚心求教,尽最大可能地了解所管设备的常见及特殊故障的判断及维修方法。13 .维修工程人员应及时了解所管设备代理商或维修工程师的变更情况,并及时与新
4、的代理商或工程师取得联系,以保证零配件的索取和维修联系。四、维修及保养工作的落实及监督1 .医疗设备科仪器维修组长负责针对各类不同设备,制定保养工作要点及程序。2 .该组长根据设备返修情况,调整保养周期。3 .仪器维修组定期召开“设备状况讨论会”,重点找出维修及保养工作中的漏洞并加以弥补。对维修及保养工作不负责任的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及时的批评指正。4 .仪器维修组长不定期地对全院大型医疗设备进行巡视,充分听取使用设备科室的意见及建议。5 .工程技术人员下修及保养工作结束后,需填写工程登记表,在表中详细写明工作过程及结论。并由使用设备科室专管人员签字确认。6 .设备的返修率作为维修工程人员的工作考
5、核标准,直接与晋级及医院奖励挂钩。1、对使用科室提出的设备维修申请,维修人员应及时予以响应和处理。维修完毕后,维修人员应详细填写维修记录,科室签字确认后恢复使用。2、对无法解决的或疑难的问题应及时上报上级领导,并积极联系院外专业人员。3、对急救设备,维修人员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推诿,而应积极抢修保证临床第一线需要。4、使用科室要按规定做好医疗设备的日常保养工作,并定期检查执行落实情况。5、定期深入科室对所负责的仪器设备进行安全巡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防止发生意外事故。6、积极创造条件开展预防性维修保养(PM),降低设备故障发生的概率。7、对保修期内或购置保修合同的设备,要掌握其使用情况。出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疗 仪器设备 维护 保养 管理制度 通用
![提示](https://www.1wenmi.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