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双归零”准则应当把握的六大要点.docx
《实施“双归零”准则应当把握的六大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施“双归零”准则应当把握的六大要点.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实施“双归零”准则应当把握的六大要点双归零准则是人们在长期的工程实践中,探索并总结出来的解决质量问题的一种科学思路和程序。按现代质量观的要求,凡属质量问题都应进行归零。符合质量问题归零范围的质量问题,应按技术归零五条要求或管理归零五条要求进行归零,并完成归零报告。对既属技术归零范围,又属管理归零范围的质量问题,既要进行技术归零,又要进行管理归零。这是“双归零”准则的一般要求。在遵循一般要求的前提下,在具体运用“双归零”准则过程中,还应当把握以下五个方面的基本要点。1、要明确职责明确责任主体是“双归零”准则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项要求。按航天系统目前的管理分工,技术归零工作由型号指挥系统负责组织,
2、在外场试验则由试验队长负责组织。管理归零由责任单位的行政正职负责组织。质量问题归零的具体实施工作则由具体责任单位进行。尽管如此,实际工作中总还存在一些难以区分责任主体的现象。对此,航天系统又明确了如下些补充要求:当难以分清设计和生产责任时,归零工作由型号负责人确定归零单位;当难以分清系统责任时,由型号总师确定归零单位;当难以分清单位责任时,由系统技术负责人确定归零单位;当难以分清总体和系统设计责任时,由总体设计单位归零;当难以分清系统和单机设计责任时,由系统单位归零;而对于外协产品的质量问题,则由订货单位负责监督外协单位按规定归零。这些要求的明确,杜绝了责任主体的“真空”和“死角”,有效地协调
3、并解决了相互扯皮、彼此推诿的现象。2、要区分不同的阶段和区域“双归零”准则有特定的适用范围。从时序上看,它仅限于从初样开始到出厂交付后的使用阶段,不包括论证、预研等阶段。从空间上看,对科研、生产、试验、靶场和使用单位等不同的区域,“双归零”准则也“因地制宜”,有不同的程序和要求,而不是统得过死的“一刀切”的机械模式。比如对一些问题定位十分准确、机理非常清楚的质量问题,就不一定都一一进行问题复现;而对少数确实无法进行复现的问题,在报请上一级批准同意后,采取加强理论分析的措施予以弥补,并在归零报告中加以说明。因此,实施“双归零”准则的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要求区别对待,剪裁或补充一般程序,力求以最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实施 双归零 准则 应当 把握 六大 要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