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1-3《认识物体的形状》教学设计.docx
《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1-3《认识物体的形状》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1-3《认识物体的形状》教学设计.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壹文秘上搜索。
1、一下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教学设计3.认识物体的形状琳【教材简析】学生在小学阶段要认识“物体具有质量、体积等特征”,为了达到这个教学目标,一年级学生需要观察并描述物体的轻重、薄厚、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外部特征。所有物体都有质量和体积,但对一年级学生来说,质量和体积过于抽象,他们可以通过关注更为具体的特征,如轻重、大小、形状等建立起对质量和体积的初步认识。在上节课中,学生已经通过“轻重”这一主题初步体会了物体的一个基本特征一一质量。本节课将借助“摆放”这一活动,引导学生初步体会物体的另一个基本特征形状。为了让学生从“占据空间”这个角度理解形状是物体的重要特征之一,教科书对“空间”这个抽象概念进
2、行了具象化一一一个固定大小的盒子。通过将物体放进盒子,让学生体会物体本身会“占地方”;通过将不同形状的物体放进盒子,让学生体会物体的形状会影响它“占地方”的方式。教科书对活动的难度进行了控制,选择了大小相似的物体(木块和乒乓球),让学生聚焦在形状对物体“占地方的方式”的影响上。同时,为了初步唤醒学生的立体空间意识,教科书在活动中选择了不同面形状不同的物体(橡皮、螺母),让学生关注物体可能有很多面,不同面的形状可能是不相同的,而这也对物体“占地方的方式”产生影响。尽管对难度进行了控制,但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本节课的活动仍有一定难度,教师需要对操作方法和步骤进行指导。【学情分析】这节课认识“形状”是
3、从“占据空间”这个角度来理解的,为学生在小学阶段建立对质量和体积的初步认识打下基础。由于“占据空间”这个概念对学生比较抽象,难以理解,教材用一个“固定大小的盒子”来使这个概念具象化。在本节课中,学生将对物体的“形状”这一特征作进一步的认识,不仅仅停留在平面形状上,要认识立体的形状(球形、正方体、立方体、六边形等),并发现这些不同形状的不同特点对于占据空间的影响。虽然教材对活动的难度做了一定的控制,但是本课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比较困难。因此,在进行本课的设计时,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细致的指导,在研讨时引导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将物体放进盒子的活动,知道物体的
4、形状会影响它的平铺方式,认识到形状是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科学思维:用大小相似物体来比较,分析不同形状物体、同一物体的不同形状对平铺一层所需数量的影响。探究实践:通过简单的比较方法发现物体的形状有所不同,找到不同物体的“平铺”方式,并能记录分析数据。态度责任:在探究过程中,体会到生活中的不同物体有不同的形状。活动中乐于分享自己的探究成果,接受他人的不同看法,养成善于观察、善于思考、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摆放”实验,探究多种“平铺”方式,意识到物体形状会影响其平铺的方式。难点:通过对比分析班级记录表中的数据,尝试解释其中“相同”和“不同”的原因。【教学准备】教师:1.教学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认识物体的形状 教科版 一年级 下册 科学 认识 物体 形状 教学 设计